第351章稱孤不道寡
“是,父親大人讓臣來天朝學習儒學,希望臣能成為一個尊師重道的人。”
春和殿內,足利義嗣畢恭畢敬的回答朱高煦的問題,朱高煦聽后也摸了摸自己的八字須。
“天朝禮儀之邦,爾等國家皆為天朝臣妾,故此前來學習,天朝自然不會拒絕。”
“不過我聽說你的哥哥如今是幕府的將軍,而你又是世子,那你們的關系”
朱高煦記得足利義嗣似乎被足利義持所殺,不過他得看看現在兩兄弟關系有沒有發生變化,畢竟足利義持的傾向是拒絕稱臣,并且希望閉關鎖國,以此來讓南邊的守護們實力得到削減。
足利義持的傾向顯然不符合大明對日本的政策走向,畢竟日本是大明重要的白銀和銅錠來源。
“臣的哥哥自愿下放為將軍,而將世子的位子讓給了臣。”
足利義嗣雖然只有十二歲,但作為足利義滿的孩子,他顯然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他沒有去解釋足利幕府的運作機制,而是直接確立自己的父親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自己則是日本世子,而他的哥哥則是沒有繼承權的將軍。
按照十歲入蒙學開始算,五年蒙學和五年中學就是十年,畢業就是二十歲。
很快,他們就高興的離開了紫禁城,而朱高煦則是拿起奏疏看了看。
于永樂元年創辦的太學歷經四年半的時間,也總算迎來了畢業期。
眼下執行新政地方分別是四川、遼東、山東等三省,以及三省都司和大寧、渤海等五個都司。
只是現在正是新政推進時,這群觸犯了紅線的人,朱高煦只能依法嚴懲。
“這批人下放地方前,先和他們交代清楚,他們還年輕,還有學習的機會。”
不過由于教學質量不足且倉促,他們還需要在太學一邊充當教習,一邊復習知識,時不時等待接受朱高煦的考核。
對于這群學子,朱高煦自然是比較念舊的,但念舊不代表他無條件信任。
太過年輕,始終玩不過那些老狐貍。
不喜歡跪禮的朱高煦在面對這些下國的時候倒沒有客氣了,坦然受了這五拜三叩后他才擺手“好了,元宵節朝廷會組織大閱兵,屆時你們可以參觀,不過也沒什么看的,不想去也可以。”
只要足利義嗣不是毫無還手之力,那算上這兩千人,足夠足利義嗣自保,等待大明從遼東派遣援軍幫忙。
“關外和山東的學子畢業了,又是十幾萬讀書人,不過他們的學識還是太淺薄,不足以支撐治理地方。”
“太學的第一批學子還有半年就畢業了,讓工部準備擴建太學。”
從山東胥吏上任到現在,也差不多是三年考核期滿的時候了。
朱高煦揣著明白裝糊涂,同時靠在椅子上說道
“既然這樣,那你應該能代替你父親和朝廷說一些要務了,需要讓使臣進來嗎”
二十歲的年紀放在這個時代也已經成年了,如此培養出來的學子,也差不多可以放心下放地方充當胥吏了。
以太學的教學質量,朱高煦準備讓前三批的學子留校教書學習并惡補以前落下的知識,然后開始官學第二階段的中學教育,將第一階段的官學改為蒙學。
“讓稅務司去河南,把河南、北直隸的里長、糧長都給我查一遍,然后把他們換上,同時河南、北直隸都準備建設官學。”
現在太學有三千八百多名學子,其中第一批只有三百多人,而眼下的太學新生則是穩定在每年一千多人。
按照鯨海衛的實力,想要對付這兩千人,足利義持起碼要調動兩萬人才足夠。
“都察院一直盯著山東,現在又彈劾說山東胥吏同樣有貪腐的案例,這件事情你讓胡綸去查一查,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
朱高煦以退為進,足利義嗣則是夸贊起了大明的官兵,把他們說的天上有地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