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這樣,那就先這么辦吧,胥吏與官員們一同出發。”
交代過后,朱高煦便繼續看著孫鋮,孫鋮也沒有其它事情,因此起身作揖后緩緩離去。
不多時,春和殿內又響起了朱高煦朱筆批閱的聲音。
也在他批閱的同時,從四川重慶府前往貴州遵義府的崎嶇山道上也擠滿了人。
二月中旬的貴州依舊寒冷,高山濃霧讓人頭發上盡是水珠,遠遠看去好似所有人都白了頭。
那不足兩丈寬的崎嶇山道上,數千民夫們驅趕挽馬拉拽各樣工具走在最后,在他們的前面則是上千名各類工匠,以及數百名讀書人的隊伍。
“孟明,這路也太難走了。”
人群隊伍中,一名二十七八歲的儒生抱怨著,而他身旁那二十出頭的青年儒生則是輕笑
“若是這地方不夠偏遠,也輪不到我們前來擔任高官。”
面對濕滑崎嶇的山道,青年儒生依舊能夠笑出來,不得不讓人佩服。
“老實說,你現在后悔沒”
擦擦胡須上的露水,那二十七八的儒生開口詢問,而被他詢問的那青年儒生也笑了笑“有什么可后悔的”
“若不是朝廷給予了恩典,我們之中多少人連讀書都困難,終其一生不過就是海邊打漁的漁夫,碼頭扛貨的力夫罷了。”
“如今我徐碩徐孟明被朝廷破格提拔為遵義知府,已經是天大的恩寵,如何還敢后悔”
徐碩輕笑著開口,旁邊那人也苦笑道“你要這么比倒也不錯。”
“好了,還有二十里路就到桐梓縣了,你得好好準備了。”徐碩拍拍他的肩膀安慰,兩人也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向前方繼續走。
耗費一個時辰,他們總算氣喘吁吁的趕到了那所謂的桐梓縣,也是他們進入遵義府的第一個縣。
只可惜,這個所謂的縣,與他們印象里的縣簡直是天差地別。
“這是我的縣”
站在山坡上,看著那由木墻圈起來,里面生活著千余人的桐梓縣,那二十七八的儒生不敢置信,身旁的徐碩也心里一沉。
他們忐忑的率領隊伍走下了山去,隨后便在桐梓縣門口見到了兩名等待許久的胥吏。
他們在見到徐碩他們的時候,連忙小跑上前迎接“章程劉才,見過徐知府、王知縣。”
二人是徐碩他們提前兩個月派來溝通的胥吏,自然認識徐碩他們。
“這就是桐梓縣”知縣王章不敢置信的看著這簡陋如鄉村的地方,章程聞言也苦笑道
“遵義府適合置縣的地方并不多,桐梓已經算平坦的地方了。”
“在之前,這里只是一個驛站,除了驛館和馬廄,剩下的寨墻與二百間木屋都是黔國公他們修建留下的。”
章程匯報了桐梓縣的情況,王章聽到后與徐碩面面相覷,不由咬牙道
“我就知道,以我的政績頂多做一個主薄,如今提拔為知縣,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
“先進去看看吧。”瞧著連集鎮都稱不上桐梓縣,徐碩也不免忐忑了起來。
盡管和蹇義商量決定前往貴州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他沒想到遵義的情況居然是這樣的。
現在他都有些擔心自己的治地遵義縣播州城是個什么情況了,總不能和桐梓縣一樣吧。
想到這里,徐碩和王章帶著目瞪口呆的桐梓縣五名官員和四十多名胥吏走進了桐梓縣的木墻了。
在寨子內部,那兩百處木屋已經被百姓所占據,并且他們還在炮制木頭,準備繼續建造房屋。
他們穿著青黑色的衣服,男人穿著青黑色的左衽上衣和長褲,女人則是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裙和長褲,顏色也以青黑色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