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按照東宮說的,朝廷坐鎮錫蘭和滿剌加,從這些商幫手中收取稅收罷了。”
這樣的效率,不太適合如今的大明。
“殿下確實是這個意思。”鄭和頷首,旁邊的姚廣孝聞言也盤算了一下自己的佛珠
這樣的距離,更不適合如今的大明前去占領。
“解縉那群人修書的情況如何”
從紀綱和陳瑛的對話,再到朱棣決定貶官解縉,以及鄭和對朱棣介紹東洲的各種事情,盡數被鄭和說了出來。
在昏暗的環境下,足利義持將目光從武士刀身上轉移到了自己的面前。
當下的江南在煤炭、鐵礦、金銀礦等資源型手工業上,已經完全落后于北方。
從大明前往北洲,頂多三個月就能抵達,一年能來回兩趟,而前往昆侖洲卻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
這次下西洋,明軍在戰場上戰死的人并不多,反倒是被疾病奪去生命的比較多。
站在他面前,西廠都指揮使胡綸聞聲回禮,同時也開口詢問道
“說說看。”朱高煦好奇詢問,鄭和也不假思索的將剛才西角門的所有事情交代了清楚。
待他們離去,朱棣身后便走出了王彥、鄭和,以及許久不曾露面的姚廣孝。
不過以大明的體量來說,一旦大明完成資本化,那全球的市場恐怕很難誕生第二個大明這種體量的國家,但那已經是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事情了。
至于這其中會遭遇的問題,那不是朱高煦應該擔心的。
對比世界,大明的人口自然很多,但對比大明的疆域,八千多萬的人口也就不算多了。
朱高煦確實很眼熱昆侖洲的資源,可比較中南半島、南洲澳洲,以及北洲和東洲昆侖洲對于大明來說實在太遙遠了。
“近來隨著北京城的營造逐漸步入尾聲,民間和廟堂之上對于遷都的事情攻劾頗多”
只是在他們談笑飲酒的時候,距離南京城隔著一片大海的島國卻開始不安分了起來。
不多時,姚廣孝幾人退出了西角門樓,鄭和也在片刻后返回了春和殿。
“先看看這些商幫的舉動,只要他們把目光從土地投向海洋,那新政的推行就簡單多了。”
只不過他不清楚,老二為什么那么執著的前往東洲和北洲。
畢竟這一次下西洋如果是在他在位時期進行的,那自然也將算作他的功績。
“原來是這樣”朱棣笑著捋了捋大胡子“我說老二那個摳磚縫的,怎么會舍得把昆侖洲的金礦交給一些商賈,原來是尋到了更多的金銀礦。”
“大概到冬月就能全部下水。”鄭和回應過后又補充道“另外工部還新修建了十幾艘寶船和三十幾艘戰船,五十幾艘馬船。”
“不必了。”朱棣打斷道“國庫當下入不敷出,全賴鄭和這次帶回的金銀香料才得以緩解。”
此刻的他拿著自己的武士刀打量,而他身上的裝扮則是武家一貫的裝扮,而非他父親生前所穿著的大明郡王賜服。
“臣領命。”姚廣孝點頭應下,不過聞言的他卻在心里嘆氣。
昏暗的屋內,幾道聲音同時響起,隨后他們緩緩起身走向屋外。
片刻之后,京都城內響起了窸窸窣窣的甲片聲,而今夜注定是一個不眠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