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大片耕地被開墾,許多礦產被挖掘。
如今的呂宋,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能每年給朝廷上繳數萬兩黃金,數萬石稅糧。
作為宣慰使,許柴佬雖然不歸吏部管,但六軍都督府也有自己的考核官。
過往幾年,六軍都督府的考核官凡是去到呂宋而返回的武官,大多都會上疏呂宋之心,擔心苛責土人過甚,引起叛亂。
事實上,他們的擔心不是多余的,因為過去七年時間里,呂宋一共爆發了七十九場叛亂。
要知道即便是擁有文化的安南,過去幾年的叛亂也不過才六十二場,并且隨著時間推移,叛亂規模反而越來越小。
但呂宋不同,呂宋的規模一場比一場大,最大的規模便是三個月前發生的黃山之亂。
三十多個土人部落組成四萬聯軍,向呂宋城東部的黃山鎮發動襲擊。
不過這場聲勢浩大的襲擊,被蔣貴以六百騎兵踐踏縱橫,三千火槍兵擊破。
戰后蔣貴以五十二人陣亡,三百三十六人負傷的戰績,成功斬殺七千多土人,俘虜兩萬余人,其余土人逃入山中。
雖說不贊成蔣貴他們以壓榨的方式來治理呂宋,但六軍都督府依舊給蔣貴評功,并上呈到了朱高煦面前。
對于蔣貴,朱高煦十分熟悉,也并不覺得他的方式有問題,甚至將他拔擢到了海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的位置。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規則,在二十世紀以前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
比起西方殖民者,許柴佬他們在呂宋的那點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別說當下這個十五世紀初期的歷史背景,就算到了十八世紀。
如果白人只要求黑人干三年活就還他們自由,還給他們糧食開墾自己的土地,那黑人估計得感動的流眼淚。
相比較之下,許柴佬在呂宋做的事情,朱高煦壓根就沒放在心上。
正因如此,面對夏原吉的話,朱高煦忍不住搖頭道
“我們漢人有個習慣,但凡瞧對方可憐一些,便會有一群人心生憐憫,從而導致日后災禍。”
“這樣的例子,放在史書之上實在太多太多。”
“這樣的錯誤,我們也不能犯下,避免重蹈覆轍。”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夏原吉聞言則是皺眉道
“這樣的事情只是發生在一地,那尚還好說,可若是置之不理,甚至對許柴佬及蔣貴加官進爵,那臣擔心各地會紛紛效仿”
夏原吉不擔心呂宋一地的事情,他是擔心呂宋的做法被各地效仿,而這種風氣并不太適合治理復雜的地方。
若是在海上還好說,大明藩國眾多,可補給的地方也很多,對于一些沿海城鎮的叛亂,也可以依仗堅船利炮來進行鎮壓。
不過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三宣六慰、云桂等地勢復雜的地區,那就另當別論了。
“你這么說也有幾分道理”
朱高煦放下茶杯,思考過后才說道“以此為借口,將許柴佬和蔣貴二人今年的考核評為乙等吧。”
“這太輕了吧”郭資忍不住開口,夏原吉也皺著眉頭。
“在他們的經營下,朝廷和呂宋百姓都獲得了好處,苛責太甚也不好。”
朱高煦不想繼續這個話題,見狀的夏原吉和郭資也只能無奈嘆氣。
不多時,他們便改換方向,討論起了關于西南的問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