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柴火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隔著一條惱溫江,惱溫江以西是草原,惱溫江以東就是沼澤和樹林。
有的人會順著惱溫江繼續向北,然后在北方密集的林子里砍伐樹木,將砍伐好的樹木順河運往鶴城進行販賣。
在江南,一百斤河柴的價格是三十三文,但在這里只要十文。
每次北征,男人們都會去當民夫,因為北征民夫的工價是每日二十文。
當打仗結束返回,干道和輔道上的酒樓幾乎座無虛席,不僅有民夫和輔兵,還有大量的明軍摻雜其中。
正因如此,每次北征大軍返回后,朱棣都會在沿途城池下達三天的禁酒令,以免兵卒醉酒喧鬧。
騎馬向城外走去,大街上充斥著身穿鴛鴦戰襖的明軍將士們,見到孟章那十余名騎隊,兵卒們都會埋頭狂奔,像極了在大街上看到老師的學生。
“你們也散了吧,自己去尋些好的吃食,我一個人出城就行。”
孟章瞧著滿大街的兵卒,已經座無虛席的所有路攤、酒樓,從懷里丟出一小袋錢,便吩咐他們各自去吃東西去。
只是那接了錢的百戶官卻笑道“公爺,這哪里還有位置啊”
“我們先留個人等位置,剩下的送您回去再來,估計差不多剛能坐下吃飯。”
“隨你們,別忘記禁酒令就行。”孟章抖動馬韁,那百戶官也留下一人去搶位置,隨后帶著十余人護送孟章走出了鶴城的南城長河門。
走出城門,熱鬧繁華景象立馬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人走出的土路,以及遠處延綿的軍營。
在通往軍營的路上,許許多多告假去城里吃飯的兵卒都只能硬著頭作揖,等孟章他們離去后再小跑前往城內快活。
對于吃了幾個月軍糧干菜的他們,現在能吃上新鮮的食材,便是對他們最大的犒賞。
鎮虜衛和海喇兒城雖然也有足夠的百姓生活,但始終不如鶴城熱鬧繁華。
策馬經過土路進入軍營,孟章便遣散了自己的護衛,前來大帳尋找朱棣。
此時朱棣已經吃了午飯,見到孟章來找自己,便詢問道“城內沒有亂兵鬧事吧”
“陛下請放心,禁酒令嚴格執行,沒人敢于犯禁。”孟章作揖回應,同時作揖道
“臣此次前來,是想詢問陛下,渤海兵馬何時撤回渤海”
見孟章詢問,朱棣也放下手中奏疏,淡然道“你選日子吧,大軍五日后便南下,你想早走也行。”
“對了”朱棣似乎想起什么,對孟章詢問道“那渤海之地,還有多少女真人沒有招撫”
“幾乎六成以上都招撫了,最多還有十幾萬在北山生活,但他們被招撫也只是時間問題。”
孟章如此說著,朱棣也心思活躍道“渤海沒有什么敵人和戰事,主要就是招撫,留你在這里太屈才了。”
“剛剛南邊送來消息,說西寧侯宋晟薨逝,我想了想,你倒是挺適合去西北坐鎮的,關鍵得看看你愿不愿意。”
“臣”孟章本想立刻答應,但想了想后還是糾結道
“臣悉聽陛下、殿下安排”
雖然提及了朱棣,但孟章隱晦的還是想表達要聽朱高煦的安排,朱棣對此也是見慣不慣。
渤海朱高煦對朱高煦,就好像燕府諸將對自己一樣。
不過自己的燕府諸將漸漸老邁病逝,張玉、丘福、孟善這樣的老將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行,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朱棣擺手示意孟章退下,孟章也如他所愿的離開。
不過孟章走后不久,他便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走來。
這次走來的人,是他的十七弟寧王朱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