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江左恥辱
“萬勝萬勝萬勝”
“轟轟轟”
冬月初五,隨著山呼萬勝的聲音響起,江東門外的禮炮聲也紛紛作響。
寒冬之中的長江水上,一艘艘五千料馬船停泊碼頭,走下的,是前往日本東征的凱旋之師。
“臣平江侯陳瑄,幸不辱命,東征平亂,斬叛倭二萬六千四百二十七級,俘三萬六百二十七人,破京都,扶孝仁即國主位。”
身著賜服的陳瑄畢恭畢敬的作揖行禮,碼頭之上,華蓋之下,朱高煦眼神含著笑意,嘴角輕挑,滿是自信。
“賞平江侯陳瑄,蘇門答臘銅山一座”
輕描淡寫一句話,卻震得身后六部官員紛紛跪下“殿下不可啊”
當初朱高煦賞西南諸將銅山是在春和殿進行的,群臣想要阻攔已經晚了,但如今當著他們的面,一座銅山又賞出去,這未免也太
“有功不賞,何以服眾”
只可惜,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隨著隊伍走遠,百姓們也自發離去,留下的只有喧囂過后的孤寂。
陳瑄雖然想到賞賜會十分豐厚,但沒想到會直接得到一座銅山。
至于那群跪著的群臣,朱高煦只是瞥了一眼“平定日本國亂,對日后朝廷與東洲貿易至關重要,所帶來的錢糧賦稅乃以數百萬計,莫要徒生事端”
當然,部分軍隊的標準會根據所需要的兵種而降低,例如烏斯藏都司及朵甘都司,以及云南都司、舊港都司、交趾都司等地兵卒都可以酌情降低標準。
雖然只是看到了馬車,但這一幕還是讓江淮他們感受到了震撼,尤其是之后的東征大軍。
他大手一揮,便是百萬貫消失不見,看得讓人心疼。
這些各類標準,注定了在大明當兵吃餉是十分困難的,一樣職業有了稀缺性,那就很容易被人吹捧。
當下的六軍都督府募兵都有標準,身高不得低于五尺二166,學歷必須小學畢業,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的體能標準。
以往地方邊軍,通常只有指揮使級別才能入宮,但朱高煦開口,卻沒有人敢于不服。
朱高煦依舊自信開口,不顧群臣勸諫,抬了抬下巴對陳瑄示意“起來吧。”
江淮沒有忘記過是誰把自家一家從農奴解放成百姓的,瞧著東征將士的模樣,他也忍不住的喝彩起來。
在這里,他們看到了大明的雄壯之師,也看到了那輛承載著大明太子的金輅。
能讓朱高煦這么說,可見他們的做法已經惹到了朱高煦。
“長安門樓與長安門已經設宴,今日諸君共飲,慶祝我軍凱旋。”
“我們勤勤懇懇也不見有什么嘉獎”
哨聲響起,行軍有序的東征將士開始唱起了從軍歌,歌聲蓋過了四周的歡呼聲,將士們也興高采烈的步行前往了長安門廣場。
“臣,謝殿下隆恩”
無視他們,朱高煦乘坐金輅在兵馬護衛下返回宮城。
“殿下對武官大手大腳慣了,真是”
一個“士”字,足以說明他們的地位,畢竟經過多年掃盲,明軍整體的文盲率已經從永樂元年的97,下降到了如今的72,并且每年都在以3的速度持續下降。
朱高煦的大方,讓文官們不免小聲議論起來,不過朱高煦并不在意,只是對陳瑄、鄭峻、楊文、楊雄等人示意道
從洪武到如今,不過十一年時間,軍人地位卻從以前的泥腿子變成了如今的軍士。
一聲令下,返程的數千東征將士紛紛下船,跟隨隊伍前往長安門廣場慶賀。
見朱高煦生氣,這群人又連忙起身,沒有魏征的膽量,也沒有海剛峰的鐵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