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領教令”
這些地方的兵源質量不用多說,只有他們才能適應當地的環境,因此文化、身高之類的標準可以降低。
當金輅經過江東門的時候,街道兩旁站滿了前來瞻仰當今太子的百姓。
“真漢子”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好男兒,好男兒,好男兒報國在今朝”
因為還沒有開學,中學學子也可以進出學校,特別趕來觀摩。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泥腿子才成為了軍士。
“其余參戰武官,將士,皆賞俸錢五倍”
“滅一個小小日本,也不至于這樣吧。”
之所以如此,主要得益于現在募兵的政策。
不過一時的降低不代表一直可以降低,畢竟大明已經遷徙大量西番百姓進入內地,除此之外還在昌都、德格、西寧一帶開設小學,教導當地西番百姓讀書識字。
雖然這樣的政策,會導致許多番民常年生孩子來免除交稅,但這樣反而帶給他們的壓力更大,最后為了活命,只能聽從朝廷的指令,遷徙進入四川、隴西定居。
“嗶嗶”
朱高煦大手一揮,無數武官兵卒紛紛跪拜“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軍中百戶官以上武官得到了入宮城,前往長安門樓慶賀的機會。
喝彩聲、歡呼聲絡繹不絕,年輕人對他們宣揚國威的做法贊不絕口,女子雖然害羞,卻也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們。
西番的百姓,通常都會把孩子送到這三個地方,因為送孩子到小學讀書,可以減免一年的馬賦。
江淮感覺一陣失落,整理了一下心情后,便與同窗們走出外城,向學校踏上歸程。
很快,東征將士們來到了長安門廣場上,而這里也被整理干凈,搭起了許多遮陽的厚油紙傘。
隨著數千人入座,長安門樓內的朱高煦等人也紛紛入座。
文臣居左,武官居右,人數二百余人,樓內擺桌數十。
長安城頭兩側,上千人的宮廷樂隊已經準備好了,待朱高煦開口上膳,上千傳菜太監便開始傳菜。
按酒四品下酒菜、燌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豬肉攛湯等各類飯菜紛紛上桌。
按照朱高煦在永樂三年制定的要求,設宴凱旋之師,每桌要用鵝一只,雞兩只、羊肉三斤、豬肉三斤、白粳米二斗、茶食九斤、香油餅九十片,各類水果十斤。
此外,還有有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葉青、金莖露、太禧白等御酒五斤,不管品類,總之要上齊五斤。
以一桌便是一個小旗十人來說,遠征歸來的將士腹中清湯寡水,正要多吃酒肉,才能寬慰他們遠征寂寞苦寒之苦難。
“這一場國宴,恐怕耗費不少萬貫”
“小聲些吧”
文臣們嘀嘀咕咕,朱高煦瞥見也懶得理他們。
伴隨著飯菜上桌,朱高煦這才開口道“奏樂”
當他開口,殿內的亦失哈連忙讓人去通傳,不多時城墻上的宮廷樂師們便紛紛奏響躍起。
凱旋之師,自然是要聽諸如象王行、得勝歌等樂曲。
千余人的樂團奏響國樂,立馬就將現場的氣氛給烘托了起來。
朱高煦拿起自己的酒杯,一手放在腰間,一手對群臣敬酒,語氣威嚴中透露著一絲高興。
“此次平叛日本,彰顯我中國威儀,讓四方之藩臣瞧見了我中國庇護藩臣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