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得在有生之年內,將鐵路修到伊犁去,這樣才能保證大明朝可以控制中亞。
只要鐵路修到伊犁,那帖木兒國是否存在就不那么重要了。
想到這里,朱高煦開始沉浸在奏疏的處理中,而朱瞻基與朱瞻壑兩人也在幾個時辰的宴席中醉酒下桌,被人扶著返回了十王坊的漢王府,以及春和殿里的長壽殿休息。
兩對新人溫存了數日,便被通知要陪同朱棣北上燕山狩獵。
不過在出發之前,北邊卻傳來了不太好的消息。
六月中旬,馬哈木與太平、把禿孛羅與阿力臺在忽蘭忽失溫爆發沖突,雙方各領騎兵三萬在忽蘭忽失溫鏖戰三日,燕然都指揮僉事王戎率三千騎出海喇兒城,奔至忽蘭忽失溫,勒令雙方罷手。
馬哈木與阿力臺見狀,只得罷手回師。
這場戰事中,雖然兵力相當,并且韃靼部的軍械裝備遠多于瓦剌部,可韃靼部的阿力臺完全被馬哈木壓著打,因此王戎此舉無疑偏向韃靼部。
馬哈木等人返回漠西后,對王戎此舉十分不滿,派使臣南下上奏此事
“伱們的事情我知道了,你們都是大明的臣子,我不希望看到你們雙方廝殺。”
坐在武英殿內,朱棣坐在椅子上對馬哈木派遣南下的使者勸慰道
“這樣吧,朝廷這邊撥五百斤茶葉和兩千個鐵鍋讓你帶回去,你告訴馬哈木,就說這是朝廷幫韃靼部向你們支付賠償,這件事就這么算了。”
“另外,朝廷已經在亦集乃筑城,用不了幾年,你們就可以前往亦集乃互市,暫時再忍受兩年委屈。”
朱棣一開口,那使者便無奈跪下叩首“謹遵皇帝陛下圣旨。”
“好了,你先去休息吧,稍許我讓禮部的官員帶你在北京好好走走。”
朱棣一開口,那使者也只能無奈離去,而坐在一旁圍觀了整場的朱高煦則是嘆氣道
“可惜,阿力臺能力不足,不然這場戰事,瓦剌應該會損失不少。”
“無礙,到時候我親自領兵去征討瓦剌。”朱棣面對漠北倒是十分自信。
見狀,朱高煦只能感嘆馬哈木運氣好,如果朱棣沒有抓走阿魯臺,那馬哈木這一仗本該被韃靼重創身死才行。
“瓦剌遭受重創,實力卻恢復的比韃靼還快,恐怕是吸收了東遷的一些部落。”
朱棣很了解漠北的情況,正常情況下,瓦剌的實力恢復的絕對不會有那么快。
現在看來,除了河中部落東遷被馬哈木討到了便宜,便也沒有其它可以解釋這種情況了。
“陛下,戶部尚書郭資求見。”
班值太監的聲音打斷了父子間的對話,朱棣見狀也頷首道“宣”
隨著朱棣開口,戶部尚書郭資的身影也就出現在了武英殿內。
他朝父子二人走來,最后跪下五拜三叩,唱禮起身。
“陛下,各布政使司及都司的稅糧文冊已經上交,這是匯總”
郭資雙手呈出一本文冊,王彥見狀上前接過,并交到了朱棣的手上。
興許是在北京更舒服些,朱棣在北京理政的精神也好了不少。
他將文冊翻開,不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朱高煦本以為老頭子會在看完后,直接把文冊遞給自己,卻不想他直接道
“這個家你自己在管,你覺得今年的情況如何”
朱棣沒有給朱高煦看,而是讓他猜,不過朱高煦也能大致猜出今年的情況,因此作揖道
“田賦應該在六千萬石左右,軍屯籽糧應該不足三百萬石,商稅及雜項、礦稅約一千二百萬貫,算上官營的貿易利潤,今年歲入應該在四千二百萬貫左右。”
“人口的話,應該不會超過九千萬,約在八千九百余萬左右,耕地的變化應該不會太多。”
朱高煦將自己的預估給說出,朱棣聞言看了看,頷首道“和你預估的差不多,但支出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