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各懷鬼胎
“我當初就說這群人不能放過”
“得了吧,您當初還覺得我牽連太廣呢。”
九月武英殿內,朱棣看著云南布政使司交上來的奏疏,不斷評價著自己曾經不存在的評價。
面對老頭子的話,朱高煦也毫不猶豫的選擇揭穿。
“這事情你要怎么做”
朱棣見自己被揭穿,臉不紅心不跳的詢問朱高煦,朱高煦聞言也道
“我正愁從江南遷徙人口前往車里擔心他們適應不了,現在倒是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在永昌府、大理府、隴川府大搞特搞。”
“這三府的漢家人口四十余萬,如果能將其中十萬人遷徙車里、鎮康、鎮沅三府,那剛好省了一番事情。”
“不過三府的白衣傣族數量近二百萬,必須要遷徙才行。”
“我準備將他們遷徙廣西、湖廣和廣東,最少遷徙一百萬人。”
“除此之外,甘肅既然已經設府,那我想更進一步將其設三司,布政司治甘州府張掖縣。”
朱棣對朱高煦吩咐著,朱高煦也頷首表示了解。
這八萬余匹馬的代價,不過就是區區六十萬貫和八千四百噸干茶罷了。
如今甘肅有一百七十余萬口,其中漢民近一百一十六萬口,多是山西、陜西的漢民。
“不過對于軍隊來說,東天山北部的草場如果開發成為耕地,差不多能二十余萬畝耕地。”
對此朱高煦端起茶杯潤了潤喉嚨,隨后才道
“平安讓人用水泥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坎兒井,坎兒井加上抽水機,許多脆弱的草地都能經過水利澆灌后成為耕地。”
“這次朝貢的許多國家都來的很快,父親有想過是什么原因嗎”
“單從這點來說,西番已經成為了朝廷除遼東、渤海、大寧外最大的的馬匹供應地,絕對不能放棄。”
朱棣沉吟著捋了捋胡子“瓜、沙和肅州倒是有這么多人,可遷徙之后還得從甘州和涼州、武威等地遷徙過來。”
截止永樂十六年臘月三十,大明朝有軍馬四十余萬匹,乘馬七十余萬匹,挽馬上百萬匹。
朱高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整個明代由于甘肅少民多漢民少,因此甘肅通常以陜西行都司的身份存在,常年軍管。
事實證明,常年軍管只能維穩,并不能發展。
“烏斯藏的兵馬,你雖然內調不少,但現在依舊駐兵六千余,這是否太多了”
“因此我準備在哈密設哈密縣,在東天山北部再設伊吾縣,歸哈密節制,置哈密府。”
經過十七年的發展,大明朝的馬政已經達到了歷朝歷代都難以觸及的高度。
這其中,西番無疑是乘馬和挽馬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每年八萬余匹馬不斷向內地輸送。
朱高煦與朱棣說起了哈密的情況,而抽水機的出現無疑讓大明不需要再費心西域宜耕地區稀少的問題。
“遷徙三萬人”
“這些天我研究了一下烏斯藏,按照你給出的大明沙盤,這烏斯藏對朝廷確實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朵甘地區。”
“這件事情你既然覺得可以,那就按照你想的來辦就行,只要錢糧充足,不要加雜項導致百姓日子疾苦便可。”
他詢問起了哈密的事情,而原因主要還是他并不覺得沙漠戈壁能有足夠的水。
這樣的情況下,加上抽水機對農業灌溉的幫助,朱高煦也覺得是時候為甘肅設三司了。
“這一筆費用,都足夠修建幾百里鐵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