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很快便來了臘月間。
工部、戶部各自帶來了消息,而消息則是有郭資與黃福傳達武英殿。
“賜座”
隨著朱高煦開口,兩名臣工入座殿中,持著笏板等待朱高煦開口。
“說吧,希望是好消息。”
朱高煦摸了摸八字胡,盡管已經是不惑之年,但他相貌看上去亦不過三十出頭。
“陛下,銀行儲蓄已達一千六百余萬貫,許多官吏也放下戒心,開始將俸祿存入其中。”
“在此之外,朝廷的三條鐵路國債已發行二百三十六萬四千余貫,購買超過一年的,已經支付近八萬貫利息。”
“都是好事。”朱高煦聞言頷首“這點只是開始,日后銀行的儲蓄會越來越多,但是否需要動用,亦或者動用多少都得拿捏住方寸。”
“至于國債的利息雖然不低,但相較于朝廷在海外的金銀收入來說不算什么。”
“國債存的越多,朝廷能調動應急的錢糧也就越多。”
“這筆錢可以放心的用來修建鐵路,但發行必須有度,利息不能超過朝廷所承受的范圍。”
“還有事嗎”朱高煦簡單詢問,郭資不再發言。
見狀,朱高煦將目光放在了黃福身上,黃福則是給朱高煦帶來了好消息。
“經勘察,西北繞行五原、寧夏的鐵路可以修建,只不過造價要更高,因為人力不足,所以造價在二千六百七十萬左右,工期十五年。”
“至于中原、開漢鐵路和湖廣鐵路,造價分別是六百萬、六百萬、一千五百萬,工期分別為四年、四年、二十年。”
“三條鐵路合計造價二千七百萬貫,郴州至廣州路段最少需要十年時間。”
“這些都是可以修建的,唯有滇越鐵路”
黃福的語氣凝重“從海陽至梨花馬驛的這八百里路能修建,但剩下的五百里路則是難如登天”
“好,我知道了。”
興許是早就猜到了結果,對于四條鐵路的情況,朱高煦反倒是高興大于難過。
“滇越鐵路無法修抵昆明誠然可惜,但湖廣鐵路的郴州至廣州段能克服,這已經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
“這點你們不用自責,接下來工部就陸續勘察其它地區的鐵路就行,凡是可以修建的都登記造冊,等兩京和東北、西北三條鐵路竣工,再由京津、中原等鐵路一路由南向北修建而去。”
“臣領旨”黃福松了一口氣,郭資也一樣。
黃福是擔心朱高煦不滿意,郭資是擔心朱高煦好大喜功,一口氣要把這些鐵路全都修建。
盡管說大明朝的國庫充盈,絕對可以負擔起這些鐵路的建造,但這么一來,一旦朝廷遭遇一些類似山東旱情的突發災情時,無疑會顯得十分被動。
僅銀行的那些儲蓄,對大明這么大個國家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更別提還無法全部調動了。
“既然如此,臣等告退”
二人起身作揖離去,朱高煦也瞧著他們的背影,看出了他們的心思。
“看來,世人都覺得我好大喜功”
“陛下不用憂慮,日后他們自會知道陛下苦心的。”
亦失哈安慰了一聲朱高煦,朱高煦也輕笑一聲,似乎并不把這些看法放在眼里。
他相信洪熙一朝留下的“遺產”,足夠讓后世人知道他是位怎樣的帝王。
自哀自怨那不是他,他不做首鼠兩端的皇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