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百斤煤的成本是出礦三十文,大頭都在運輸上。
以前運一百噸煤炭走船或馬車南下,一百里成本十二貫。
現在朝廷的鐵路貨運成本實際上是滿載每百里三貫,也就是說,滿載二百噸煤炭的情況下,把煤炭從山西運抵江南,算上搬運的人工也不超過一百三十貫,而以每百斤七十文的價格販賣后,朝廷能每趟車賺十貫。
這看似不多,可如果朝廷每天從大同發一百趟運煤的火車,并且沿途販賣給各個城池,那成本還能再往下降,獲利也更多。
即便每趟都前往江南,一年也能賺三十多萬貫,如果販賣往北平、河南、山東沿邊鐵路各縣,那利潤甚至可以翻好幾倍。
這還是往南方賣東西的商業手段,如果從江南買酒、糖、布匹等商貨北上,經手販賣后,那還能再賺一筆。
對于江南的煤炭市場,朱高煦從不懷疑。
四千多萬人口每日所需的煤炭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要知道現在江南成材的樹木少之又少,樹林更不用多說,哪怕多山地的福建都是如此,更別提江南了。
哪怕只有一千萬人需要煤炭,那每天也是三千萬斤的購買量。
戶部完全可以把煤炭運抵火車站,然后把煤炭賣給商賈,由他們轉手運送到各地,販賣給百姓。
如此一來,即便有中間商賈經手,江南百姓卻依舊能得到實惠。
“臣明白了,多謝陛下指點。”
郭資作揖表示贊嘆,朱高煦則是頷首道
“你是戶部尚書,要做到的就是錢能生錢,如此一來,銀行的儲蓄和國債才能長久下去。”
“銀行里的儲蓄,我準許你動用三分之一,國庫留存一千萬貫便足夠。”
“剩下的錢,你大可以拿去做生意,能賺多少是多少。”
“只有讓錢流通起來,才能更好的促進市場經濟,這點你看過我的書,應該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我便不過多干涉了。”
朱高煦吩咐過后,郭資也起身作揖,在他的準許下離開了武英殿,忙碌賺錢的事情去了。
在他走后不久,亦失哈也拿著一份奏疏走入了殿內。
瞧他出現,朱高煦側目道“大早上便消失不見,你若是沒個正當理由,那我恐怕得好好問問了。”
“有點理由,主要是昆侖洲的事情。”
亦失哈輕笑著雙手將奏疏呈上,朱高煦也接過奏疏一目十行的看完。
在看到孟冉名字的時候,朱高煦略皺眉頭,因為他記得孟章說過,他的這個小兒子不成氣候,總是想著其它門道,故此孟章對他的事情常常頭疼。
“孟懋現在是千戶官對吧”朱高煦提起孟章的長子,亦失哈點頭道
“孟懋確實是千戶官,此前跟隨王戎前往燕然城,隊伍井然有序,還被王戎上疏夸贊過。”
“長子從軍,次子從政,難怪孟章會頭疼。”朱高煦搖頭將奏疏放下。
亦失哈以為他不喜歡這種子嗣培養方式,故此道“要不要提醒一下”
“不必,我只是略有感嘆罷了。”朱高煦提起朱筆,低頭處理奏疏。
不多時,他又補充一句道
“對了,讓西廠的人加大對昆侖洲的監視力度,錦衣衛也監察好購買國債最多的那些人。”
話音落下,他便不再言語,亦失哈見狀作揖應下,轉身吩咐去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