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月打下來,起碼要出動二十萬民夫,四十萬挽馬,以及一百八十萬貫的后勤補給費用。
每拖一個月,就是六十萬貫。
如今大明才剛剛償還百姓的二千萬貫建設國債和利息,除去明年的開支,國庫之中積存不足七百萬。
關鍵是朝廷兩年后還需要支付七百多萬貫的國債加利息,加上兩年后的開支,夏原吉和郭資現在幾乎把頭發都愁白了。
這樣的情況下,朝廷居然還要去打仗,而且最起碼一百八十萬貫起步。
如果算上挽馬和軍馬將士的死傷和撫恤,那三百萬貫豈不也不是說笑的。
夏原吉和郭資都看出了朱高煦想要畢其功為一役,但大明朝的財政顯然不允許
“算上東洲和北洲的金銀也不夠嗎”
朱高煦詢問夏原吉和郭資,夏原吉和郭資聞言搖頭。
“陛下,臣請陛下收回圣意。”
夏原吉作揖行禮,臉上表情肅重,就差沒給朱高煦跪下了。
“此戰若是不打,日后始終還是要打的。”
“趁這個機會打,給大明朝打出一代人的太平,這是值得的。”
“可是陛下,國庫”夏原吉跪在了地上,這一幕與歷史上他跪朱棣,不讓朱棣第五次北征一樣。
只是朱高煦不是朱棣,洪熙也并非永樂。
“如果這一戰結束沒能解決問題,亦或者戰后朝廷財政出現問題,那朕準許動用金庫”
朱高煦一開口,夏原吉便無話可說了。
金庫,這是朱高煦從洪武三十三年就開始積攢黃金的倉庫。
此前二十五年都未動過這個倉庫,而這個倉庫每年也能入庫二三十萬兩黃金。
當下這個倉庫之中的黃金別說全部拿出,就是拿出三分之一都能解決大明朝當下的問題。
有了朱高煦的這個承諾,夏原吉便也不再執拗的抗拒北征,而是開始與郭資盤算了起來。
如果明年七月就要北征,那必須從現在就得在各個倉庫積攢物資,等待來年四月東北鐵路和漠北鐵路的積雪融化后動兵。
至于漠北鐵路和東北鐵路的建設卻并不會因此而耽擱,因為這些鐵路的建設流程都是夏秋季挖路,鋪設路基,冬季要做的就是鋪設枕木和鐵軌罷了。
東北冬季動工難的難點主要就是水和土地堅硬,但這些問題被工部在夏季解決,冬季只要鋪設好鐵軌,那等夏季檢查加固一遍就足夠。
說到底,還是因為大明的火車滿載速度并不快,所以對于鐵路的要求也不如后世高。
如果用后世的標準來衡量當下,那當下的許多鐵路無疑都是不合格工程。
“敢問陛下,這次出征是哪位將軍領兵出征”
夏原吉突然開口詢問,朱高煦聞言略微尷尬“這件事你們六部就不用管了。”
“是太上皇嗎”夏原吉難得質問朱高煦,朱高煦本想掩飾,但夏原吉卻突然下跪道
“陛下,太上皇年事已高,請您不要再折騰他了”
本章完
yetia10279841836143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