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之中,一些人叫嚷著所謂的苦楚,百戶官見狀也不打算嚴厲追究只是呵斥道
“現在速速散去,倘若不散,在場之人,每人先打十棍殺威棒”
“我們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生員,爾身為武官,誰準許你私自用刑的”
人群里傳出聲音,百戶官聞言也脾氣上頭,直接抬手道“就憑大明律”
眼看他真的要動手,一些學子也動搖起來,紛紛低頭沿著街道兩邊小巷離去。
不過幾個呼吸,鬧事的學子便少了一半。
剩下的人一看走了那么多人,當下也心虛的準備離去,而人群之中依舊有人叫嚷道
“正因爾等怯懦,故此朝廷才多年不改科舉,何其不公”
“截娘頭,給老子把喊話那人抓出來”
聽著叫嚷的聲音一直是同一個人,百戶官當下便指揮兵馬司的兵卒強行撞入學子隊伍中。
推搡之間,人群驟然亂了起來。
那叫嚷之人也趁亂開始逃跑,而兵馬司兵卒搜捕了一隊人,聲音卻怎么都對不上。
無奈之下,百戶官只能將這件事情上奏南京,而南京也覺得無法定奪,直接上奏了朝廷,這才有了剛才的一幕。
了解前因后果后,朱瞻壑顯得十分頭疼,這件事情是人為煽動的,故此他將目光第一時間就投向了楊士奇。
楊士奇低垂著眼眸,若不是還時不時眨巴眼皮,朱瞻壑都以為他是一尊雕像。
“殿下,此事需要嚴查”
楊溥為了洗脫嫌疑,率先開口希望嚴查此案,聞言的朱瞻壑略微有些迷糊。
事情發生在蘇州,若說這件事情與三楊無關,他卻是怎么都不會相信的。
相較于朱瞻壑的不相信,江淮反倒相信這件事情與三楊無關,畢竟江南鐵路還在修建,三人不會無緣無故鬧事,這對他們并無好處。
只是這件事情的背后一定有推手,而且勢力注定不會小。
“殿下,臣愿請命調查。”
江淮作揖行禮,不過朱瞻壑聞言卻不準備直接處理此事,而是開口道
“茲事體大,這件事需要上奏陛下才行。”
聞朱瞻壑要將這件事上奏皇帝,眾人心里瞬間一緊。
讓皇帝來處理這件事情,這就有些鬧大了。
“殿下,若是事事勞煩陛下,那我等臣子還有何顏面在此理政呢。”
“臣愿意請命調查此事”
“殿下,臣也愿意請命調查此事。”
一提到朱高煦,楊士奇與楊榮乃至薛瑄等人紛紛站出來表態。
雖說他們都知道皇帝不會那么快催動大案,但誰又知道皇帝會不會趁機動手呢。
“十日,十日內若是查不清楚,那我便只有上奏陛下了。”
朱瞻壑掃視一眼長桌左右站著的眾人,眼底流露出了些許不滿。
他起身走向了偏殿,而群臣見他離去,眼神交流下,楊士奇率先開口道
“當調派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司前往調查。”
“善”眾人頷首,而江淮則是見狀持著笏板跟上了朱瞻壑的腳步。
他跟隨朱瞻壑走入偏殿的舉動被眾人瞧見,不等他們跟上,便見江淮與朱瞻壑走入了偏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