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吧,事兒就是那么個事兒。
特別是啟元帝最后那一句話,給周小魚氣得那叫一個吹胡子瞪眼,恨不得殺之而后快
所以在被刑部用刑之時,他哪怕挨受那千刀萬剮,也死活不肯求饒哪怕一句
反而啊,在那劊子手的血腥手段之下肆意釋放著自個兒心中沸騰的怒火,怒罵狗皇帝,不是人
也正因如此,被足足割了四千多刀,方才咽氣解脫了去。
后來吧,他的尸首被刑部移交給禮部,縫尸匠盯著那森森骨茬兒犯愁,血肉都沒了,渾身只剩白森森骨架,巧婦也難為無米之催,壓根兒沒法縫,就讓斂官兒給抬上不歸陵埋了。
正好碰見了余琛,這才有了后面的事兒。
與此同時,周小魚的執念和遺愿,也在度人經上顯化,煙熏灰字浮現。
五品靈愿
籠中鳥
時限∶十五日
事畢有賞
對于周小魚來說,死亡從不可怕。
甚至哪怕遭受那千刀萬剮,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兒。
他曾經被訓練成死士的時候,無論是死亡還是折磨都已經不能再攪亂他的心智了。
相反對于死士這種人來說,很多時候,死亡才是解脫。
倘若周小魚沒有認識齊安公主的話,他亦會是如此。
可要命就要命在,在十多年的相處中,齊安公主已經成了他女兒一般的存在。
她看著她長大,看著她哭,看著她笑,還被她給予了名字。
那么,當她那僅僅是想要去看一看金鳳涯的朝陽這般簡單的愿望都未曾完成之前,周小魚又怎么可能死而瞑目呢
于是,化作遺愿,留存再來。
他到死都想要將周小魚從那皇宮里邊接出來,帶她去那心心念念的金鳳涯,去那素未謀面的故鄉,去看一場日出。
在她十八歲的生日之前,在她死亡之前。
余琛看了看日子。
這會兒是五月十六,距月末齊安公主十八歲的生日,也就是她預言的自個兒的死期,還有半個月的時間。而那遺愿籠中鳥的時限,也是半個月。
“呼”
余琛看著黃泉河畔不住磕頭的周小魚,長吐出一口濁氣,“我會盡力。”
“多謝您多謝您啊”顯然,周小魚也曉得自個兒的愿望多么離譜。
余琛這一答應下來,趕忙哐哐往地上磕頭。
告別了黃泉河畔的周小魚后,余琛回到不歸陵上,叫來了文圣老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