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的不僅僅是孫臏。
魏申同樣也被吳杰的這番言論給鎮住了。
在這個年代,縱橫家尚未崛起,指點江山的人其實是不多的。
能夠指點江山,然后又指點得有模有樣,讓人一聽就感覺到很厲害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吳杰的這些話,放在兩千年之后,那基本上是個歷史愛好者就能說個頭頭是道。
但那是站在后來者的立場,是在無數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經濟學家等等學者們研究了無數遍之后才得出來的結論。
放在這個時代,那就是絕對的欺負人。
畢竟,信息太不對等了。
恍惚間,吳杰的身影在魏申的心中似乎變得有些高大起來,一絲疑惑自魏申的心中升起。
難道說這個吳杰一直都是扮豬吃老虎,直到現在才展露鋒芒?
但魏申畢竟是太子,多年的王室教育還是給了他足夠的修養,因此在短暫的失神之后魏申很快就恢復了正常,并且突然察覺到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父王似乎已經打算遷都大梁了啊……”
魏國的國君魏罃想要遷都大梁,這并非什么秘密。
首先,遷都有一個很顯著的好處就是能夠讓盤踞在國都之中的那些根系深厚的大貴族們失去很大一部分對魏國決策權的影響,秦國之所以屢次在改革的時候遷都,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
其次,當然就是因為現在魏國之中較為流行的“爭霸中原論”了。
這種論調認為,想要平定天下,就應該搞定中原。
畢竟自從春秋楚莊王裝了一個**,搞出了問鼎這回事之后,問鼎中原就成為了各大諸侯國國君心中的一個夢想。
在三晉分家之后,韓趙魏三國先后將都城從太行山以西的河東以及晉陽遷往中原地帶的新鄭、邯鄲、安邑,就是這種論調的直接影響。
而這種遷都并爭奪中原的論調,無疑是和吳杰力主的先滅秦國再行東進的論調完全沖突了。
在這個時代,主要的、大規模的兵力和物資調動,都是在都城完成的。
所以要滅秦國的話,魏國是絕對不能把都城從安邑遷走的。
一想到這里,魏申心中原本對于吳杰看法的信服,頓時就下降了不少。
魏申嘆了一口氣,道:“吳杰,你說得很好,但是……這不現實。”
吳杰聳了聳肩膀,倒也并沒有繼續說下去。
有些道理說一次就夠了,因為聽不進去的人你說上一萬遍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