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現在說建功立業,還為時尚早。
墨畫轉頭,打量了眼前這些蠻族的殘兵,心中搖了搖頭。
大荒反叛,王庭征兵,把三千部落的精英蠻修,全都當好韭菜「割」走了。
留給自己的,全是一些青黃不接,資質不盡如人意的「殘次品」。
而目,這二百蠻修,出自不同部落,彼此風俗不同,信仰不同,穿著不同,便是高矮胖瘦,形體也各異,看著就像是一群「雜兵」。
自己是以武力震懾,強行把這些蠻修給籠絡過來的。他們的心也不齊,基本沒有協戰能力。
至于武器,鎧甲這些,更是粗糙至極。
作戰之時,用到的蠻族獸紋陣法,品階同樣低端,數量也少得可憐,所有蠻族陣法,陣紋加起來,也不超過墨畫一手之數。
筑基修士,總共也就三五個,而且全都是初階。
其余全是煉氣。
在大荒小部族角度來說,其實還,但在墨畫眼里,就完全是一群蝦兵蟹將。
不過創業剛起步,也沒辦法有那么多要求。
還有很多事要籌備。
練兵,鑄甲,刻陣等等這些,再一步步慢慢來吧。
而墨畫的下一步計劃,就是攻打兀魯部,徹底統一此地的山界。
三千大山,沒有「州界」這個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山界」。
以天然的山界為界限,區分地域品階。
九州之中,「州界」名是固定的,且自古沿用。
但在大荒之中,「山界」名卻無法固定。
原本山界之中,哪個部落強,就用哪個部落的名字命名。
但因為大荒動蕩混亂,大小部落分分合合,一會崛起一會消亡,更迭頻繁,因此「山界」名的變動,同樣反反復復。
甚至可能出現,數十年之內,一個山界,變了數十種名字的情況,指代極其混亂。
漸漸就沒有部落,再給「山界」命名了。
而蠻族也只在約定俗成的區域生活,就近謀生,相對封閉,除了生活所迫,部落不得不遷徙,否則很少遠行。
因此「山界」這個概念,也就逐漸淡化了。
據說此前,道廷入主大荒,也曾試圖在三千大荒,重定「州界」,以劃分區域,但受到蠻族的強烈排斥。
而且此舉,在語言,風俗,州界劃定,州界命名等方面,困難重重,根本難以落實。
強行推動,空耗人力,又意義不大,蠻族自身也不承認道廷的區劃,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些,都是扎木長老告訴墨畫的。
而兀魯部,就是墨畫所在山界中,最強的一個部落。
墨畫之前去兀魯部「打獵」,偷吃兀魯部蠻神的時候,對這個部落,也有很深的印象c
好戰,嗜血,殘忍,濫殺。
而且,部落人數眾多,足有近兩千蠻修,筑基后期蠻修便有三人,其余筑基初期和中期修士,也有二十人。
在這周邊,的確算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了。
而這,還是兀魯部被大荒王庭征兵之后,殘存下的戰力。
否則兀魯部落的實力,應該還會更強。
因此,當墨畫透露出,想攻打兀魯部的意思后,自然而然,遭到了「麾下」一眾蠻修長老的反對。
雖然墨畫身份尊貴,修為深不可測,但兀魯部的實力,同樣十分可怕。
而且,兀魯部人太多了,又血腥好戰。
靠他們這兩百「烏合之眾」,去討伐兀魯部,無疑是找死。
真廝殺起來,最后更不知能有幾人活著回來。
只是懾于墨畫的威嚴,這些歸順的小部落長老,也不敢太明目張膽地反對,只暗搓搓地說些泄氣的話,希望以此打消這位巫祝大人,盲目自信之心。
扎木長老心中同樣擔憂,同樣覺得,不該去招惹可怕的兀魯部。
兀魯部的血腥兇殘,他再清楚不過。
可他畢竟是第一個歸順墨畫的長老,因此當其他長老反對時,他并未開口。
墨畫神情平靜,故意等眾人說了一會反對意見,然后問始終一言不發的扎木長老道:
「扎木長老,你意下如何?」
扎木長老看著墨畫,思索良久,心中嘆氣,拱手肅然道:
「我烏圖部,愿為巫祝大人,赴湯蹈,雖死不悔。攻打魯之事,但憑巫祝大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