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修道院也能解決孩子們的吃住問題,更不用擔心以后少子化,或者人口激增的問題,畢竟更大就意味著更多的彈性。
不過更多修道院,并且讓孩子們過多地感受宗教氛圍,可能會導致天主教影響力增加,同時部分神父本身對孩子們就是威脅。
弗蘭茨曾經不止一次要求勞舍爾大主教“純潔”教士隊伍,后者也成為了奧地利有史以來第一位對教會貪污、濫用職權,以及私德問題全面開戰的大主教。
其實這么說有些不準確,歷史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士都對教會的問題視而不見,不過勞舍爾是其中地位最高,活得最久的那個。
而且說是全面開戰,但實際上被處理的教會高層沒有幾個,受到的懲罰也都很輕。不過到了下面處罰力度就大了,罰絕、割頭皮、乃至直接火刑,一副中世紀審判庭的做派。
實際上奧地利教會干的正是羅馬教廷此時不敢再干的事情,因為教皇國的統治本身就并不穩固,審判庭的膽氣自然也就不足。
弗蘭茨很清楚教會在前面有多好用,后面在剝離它的時候就有多痛。可不是一句“科學摒除迷信”就能做到的,那甚至要用幾十年,以及成千上萬人的鮮血才能做到。
至于農村地區,通常來說最難搞定的并不是當地貴族,而是所謂的“村霸”。貴族們聽到政府、皇室、教會三個詞放在一起的時候,巴結還來不及又哪里敢拒絕。
但是這些貴族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會將一些難以控制的土地讓出來給學校。理論上這些土地屬于貴族,但實際上卻是給一部分農戶共同種植,也被稱之為公共用地。
理論上講這一部分土地上的作物,燃燒,牧草是不需要交稅的,所以貴族也就沒什么收益。
同時由于數百年的演變,農奴制已經發生變化并且在奧地利部分地區瓦解,這些所謂的公共土地便被部分強勢的農民占領了。
再加上曾經的法國大革命,讓奧地利的貴族勢力被大大削弱。其實當初拿破侖打奧地利時也用過打土豪分田地這一招,并且效果十分顯著。
此時這些公共土地有的被一家,有的被幾家占用,而這些人通常來說便是村子里最有“勢力”的人,或者是那種誰都不敢惹的“一霸”。
雖然已經衰落的貴族不能拿這些人怎么樣,但是這些人也不敢真把當地的貴族怎么樣。
至于面對皇權、帝國政府、教會,他們便沒有那么多顧忌了,畢竟天高皇帝遠。
雖然不敢硬剛,但是讓村子里所有的孩子都不去上學對他們來說還是易如反掌的。奧地利的教會在這個時代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大量類似事件被傳到維也納。
弗蘭茨雖然很不開心,但是還是撥了一筆款項,用來補償那些原本在使用公共用地的人。
但是這并沒有起到什么效果,相反局面還有越演越烈之勢,有人要求更多的賠償金,有人要求拆除學校,更有甚至者帶人圍堵學校毆打學生和教師。
這下弗蘭茨更不開心了,他準備讓那些剛從真臘回國的阿斯塔特們去各地當校長,再給學校配幾名退伍兵當門衛和雜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