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切爾尼雪夫的話讓尼古拉一世頭大如斗,在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軍事支出能高到這種程度也確實有些過分。
但問題是俄國沒法停止自己的腳步,國內國外到處都是敵人,現在削減軍事開支不是在找死嗎?
“那你們說現在該怎么做?”
俄國內部的親英派立刻覺得機會來了,于是乎立刻說道。
“陛下,我們可以在巴爾干地區建立保護國,讓皇室成員出任大公安撫當地人的情緒。這樣我們就能節省一大筆軍事開支.”
“你是想讓我放棄君士坦丁堡嗎?你這該死的懦夫給我立刻滾出去!”
尼古拉一世此時最大的夢想就是奪回君士坦丁堡,他又怎么可能接受這種建議呢?
尼古拉一世一直想用連綿不斷的攻勢讓敵人屈服,在他看來在巴爾干地區建立保護國就是給了那些叛賊喘息之機,就等于是在保護奧斯曼人。
那位親英派大臣被沙皇的侍衛趕出了宮廷,其仕途大概率也就到此為止了。
其他的官員們只能面面相覷,他們可不想步其后塵,尤其是在這個檔口。
沙皇明顯是不想用懷柔政策,問題是已經打了好幾年也不見起色,選擇支持沙皇繼續打下去如果還是無法奏效,那恐怕自己也逃不過一劫。
“陛下,我們已經堅持了這么久不能就這么放棄!既然補給無法支撐太多的軍隊,我們就在補給足夠的情況下增兵。
萬一這幾萬人就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亞歷山大·緬希科夫作為尼古拉一世的寵臣他自然知道沙皇想要什么,而且他也不覺得俄國會失敗,畢竟此前俄國從未失敗過。
尼古拉一世很滿意亞歷山大·緬希科夫親王的話,他其實心中早就有了決斷只是沒有理由,想讓別人說出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說的好!這才是真正的俄國勇士,你們是不是年紀越大越缺乏我們俄羅斯人的血性?
你們都應該感到羞恥!沒有血性的男人不配做軍人!”
戰爭大臣亞歷山大·切爾內紹夫知道自己是該退休的時候了,不過他對于亞歷山大·緬希科夫親王還是有些了解的,一個紙上談兵都做不到,只會大放厥詞的可憐蟲。
“俄國的軍隊絕對不能交到這樣的人手上”
亞歷山大·切爾內紹夫暗自下定決心,他最終敲定的人選是瓦西里·多爾戈魯科夫雖然同樣缺乏實戰經驗,但卻有著多年在戰爭部的工作經驗,非常善于行政調度工作,了解此時俄國的病灶所在。
瓦西里·多爾戈魯科夫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尼古拉一世建議在巴爾干地區修筑鐵路。
“瓦西里·多爾戈魯科夫,你知道在巴爾干地區修建鐵路的花費嗎?”
尼古拉一世有些不滿地看著新任戰爭部長,他其實不是很喜歡亞歷山大·切爾內紹夫指定的人選,但根據傳統他還是要尊重前任戰爭部長的建議。
“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