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可受對王文龍拱手說道“建陽同著師父一番交談后,師父終于愿意吃藥,我們弟子都要感謝王先生。”
王文龍擺擺手道“擔不起這個。”
這時馬經綸一眼看到桌上的文稿,好奇詢問“建陽又在寫什么作品”
王文龍解釋說道“我同著卓吾先生談論歷史突然有些想法,便準備寫一些我對歷史以及儒學的研究出來。”
馬經綸和汪可受都是中過進士的人,對于儒家學說頗有研究,就是毛文龍聞言臉上也露出好奇之色。
毛文龍主動懇求“不知可否讓我和兩位老爺看看建陽的佳作”
王文龍點頭笑道“自便就是。”
幾人迫不及待地都走到書桌前,各自拿起一頁書稿開始讀。
讀了幾句話之后汪可受就好奇問道“建陽這書是證偽古文尚書的”
“只是闡述一些疑惑罷了。”
閻若璩寫作古文尚書疏證,把古文尚書的錯誤毫不留情地指出,但也沒有明晃晃的說古文尚書就是偽作。
有這些疑惑放在這里,只要讀者不傻,自然知道古文尚書的問題所在,沒必要說的那么清楚平白得罪人。
而三人也都能聽懂王文龍的意思,不禁同時倒吸一口涼氣。
馬經綸忍不住對王文龍說道“建陽先生此書野心甚大呀。”
三人看著看著,漸漸臉色就嚴肅起來。
質疑古文尚書的言論從北宋吳棫就開始出現,但是質疑沒用,你要拿出實際證據才能證偽。
這么多年學者也沒有將古文尚書證偽,而王文龍敢于挑戰這項事業膽識就已經夠大了。
何況王文龍寫得如此之好。
此書的研究縱論古今,從歷史、地理、歷法、同時期或更早期的文本之間互相比較,有理有據的把古文尚書的防御一層層扒下。
在此時的信息條件下,光是能看完這么多資料,就足以稱為博學之士,更別說把一條條資料放在一起分析,所需要的才華簡直太恐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