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西班牙人的造船技術雖然比起荷蘭人、英國人顯得老舊保守,但畢竟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錘煉了上百年的,碾壓此時大明的船只還是輕輕松松。
現在的李旦集團眼饞歐洲人的船只,原歷史中幾十年后的鄭芝龍集團在大明洋面上當海盜時也會專門去搶奪荷蘭船,因為這些歐洲船只的確好用,搶來就是戰斗力。
哪怕只是荷蘭商船,都比大明海主的戰船能裝備更多的火力。
若沒有好船,談什么壟斷航線?
沈有容想要繼續在浙江造船,王文龍卻給他兜頭潑了一瓢冷水。
別說沈有容只是挖來一個歐洲造船匠,就算是原歷史上的大明受到耶穌會傳教士的大力支持,也就僅能夠造出歐洲式的火炮,卻也沒有成功造出海船來。
王文龍知道歷史上在晚明真正可自稱擁有一定造船能力的團體,僅有依靠著臺灣發家的鄭氏集團一家。
造船業在臺灣還是很有搞頭的,臺灣的山地中擁有大量木材,這地方又是海商和走私販的聚集地,光是現在靠這些人修船的需求就足夠養活好幾個大船塢。
至于勞動力,開發臺灣島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好幾年,現在島上人口大概破了八萬,已經能夠供給一個規模稍大的造船廠了。
有市場,有資源,這生意做得下來。
王文龍建議把造船廠開在臺灣,沈有容和李國助聽他一番分析,也覺得有些道理。
沈有容最開始從澳門定船定炮還是通過王文龍的大力推薦,他這幾年用上了澳門所造的船炮,才知道這玩意兒多香,現在對于王文龍的眼光十分相信。
反正沈有容在浙江想要開辦造船廠的計劃,已經不太可能成功,還不如把人介紹到臺灣去,沈有容到時候還可以直接從臺灣訂購船只,免得走澳門定船還要受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掣肘。
可聽王文龍說了一會兒好處,李國助擔憂說道:“可現在日本人荷蘭人還有紅毛都窺視臺灣,臺灣島上又有那許多走私商人,雖有民團也怕鎮他們不住,若把造船廠辦在臺灣會不會受到騷擾?”
“此事倒不必擔心,”王文龍分析說,“臺灣島上能夠造船,無論對于咱們福建的海主還是三一教都是好事,保住這個造船廠定然是臺島上各方勢力都會盡力而為的,若是這個造船廠真能建成,到時候直接就會成為臺灣島上的一個寶貝。就是臺灣島上的福建海商之間火并,槍子怕也會繞著造船廠走。”
李國助委婉說道:“其實把造船廠建在泉州也是個好選擇。”
李國助還是想把船廠控制在李旦集團旗下。
“并非我貶損咱們李家的實力。造船廠若建在泉州,到時候也只有泉州商人會保護,恐怕還不是全體泉州商人,若真有人前來窺伺,甚至放火燒塢,難道李家真能扛住?”王文龍坦白說。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