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朱庚,這是一個先射箭后畫靶子的游戲。不變的論點是朱庚是有問題的,至于有什么問題,看各黨派想要推舉成為閣老的人能解決什么問題,朱庚就有什么問題。
這場游戲由東林御史宋燾、給事中汪若霖兩人起頭,其他各黨派也緊隨其后。
朱閣老被罵的怕了,開始用自己做題家的老實性格做出樸實的反應。
他自思己過,一封封的分析這些攻擊他的上書之中指出的問題,配合自己的政務實踐經驗寫出解決方法,然后誠懇的獻給萬歷皇帝,希望能夠得到回復。
客觀來說,朱庚是萬歷朝的頂級公文寫手,所寫的文字放到后世都能成為申論高分卷。可惜萬歷皇帝對朱庚根本沒啥感覺,對他那些精妙的文字大概也沒咋看。
于是朱庚的上書“十不能一下”,就是萬歷偶爾回復的一兩頁也不過是“知道了”這樣寥寥幾字而已。
朱閣老于是又添了一條問題他的上書甚至連皇帝都懶得看,可見能力差到了什么程度,這樣的人也能做大明首輔?
七十二歲的朱庚心力交瘁,漸漸體會到什么叫做官如坐牢。
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之間的沖突進行時間并不算長,半個月之后互相的勝負也就決了出來,荷蘭人拿下了幾個西班牙人在香料群島的殖民據點,自己也損失慘重,短期之內沒有能力再和西班牙人進行更多的對抗。
雖然荷蘭和西班牙各港口之間的嚴密封鎖還沒有解禁,但福建海商對于兩者之間的罷兵還是都抱有樂觀心態,感覺再過一陣,等風聲過去貿易就又可以恢復正常。
不過王文龍卻遠遠沒有這么樂觀。
泉州。
李旦剛剛回到家中,王文龍就急急忙忙的闖進他的書房,當著李國仙質問道:“泰山大人,為何船隊中把衡山書齋的火者都趕了去?”
火者又稱火長、船師,乃是船上掌管針經、圖示之人,這年代的針經都在家族內傳承,輕易不會外傳,每個火者家族都有自己的秘密航道,用以避險或是緊急獲得補給、繞過某些關口,所謂“舟子各洋皆有秘本”。
物理社里的一些民黨成員就是舟師家庭出身,也是這年代少數掌握了三角函數計算的明人領航員,王文龍這次去臺灣專門帶了幾個推薦給李旦,李旦當時說的好好的,可是這回回泉州,卻將這些火者全部棄之不用。
李旦聞言愣了愣,看向一旁的李國仙道:“我與建陽說會話。”
李國仙連忙將王阿難抱走。
等李國仙和外孫離開之后,李旦才回答:“你那些舟師都是浙江人,連泉州話都不會說,若讓他們執經,肯定會招致本地火者的反對,不說他們從來沒走過西洋,光是我讓浙人上閩船替去泉州人這一條,你讓我臉面往哪里放?”
“可現在我們正需要尋找新航路。”王文龍說道:“之前我已和泰山大人說過,荷蘭人下一步一定是控制航線,我們過去的航路肯定會被他們封堵,當時泰山大人也是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