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陷害王文龍的事情鬧得很大,畢竟這是錦衣衛辦案,還牽扯到了王文龍這么一個名士,徐學聚早就知曉此消息,之前怕走露風聲,這時徐學聚則主動站出來表示福建定將此事徹查到底。
福建缺官,好在本地的御史還沒卸任,作為地方上的言官代表,福建御史也馬上上書匯報情況。
連沈有容都在泉州的報紙上發表講話,敘述了福建防御倭寇的情況。
這事情和沈有容真沒啥關系,只不過前幾年沈有容在福建防御倭寇,沈將軍打倭寇的記憶深入福建百姓人心,此事牽扯到日本人,于是泉州的記者千里迢迢去找沈有容做采訪。
沈宜修還是在報紙上得知了這件事的消息,嚇得半死,偏偏她正大著肚子家人不讓她出門,只能寫信來詢問王文龍有沒有受傷。
王文龍頗為灑脫的回信表示自己沒事,還隨信帶上了一副廈門海五路商號聚會的人像圖,指出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用以告訴老婆自己還健健康康。
這幅圖是曾鯨所畫,用王文龍所發明的石板印刷術印刷出來,為了石板印刷曾鯨只能拿著鐵筆在涂了蠟的石板上作畫,用了大量的點刻技法,有點后世版畫的意思,此次聚會之中出現的大人物都被畫在了圖中,雖然只是寥寥幾筆,但仍能看出神韻。
王文龍占據圖畫中心位,面白無須、長身玉立,頗有名士風范。
此畫作為參與商號集會的紀念品但凡參與集會的海主,人手一份,給大家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估計以后不少商業聚會都會流行采用這樣的留念方式。
……
“看報看報!”
“荷蘭鬼狼子野心,借倭寇之手行刺建陽先生,或有后續動作!”
南京、蘇州、松江、常州、鎮江的街頭,書客們大聲吆喝,吸引著大家來購買刊載了重磅消息的最新報紙。
正在書鋪中挑書的焦竑聽到聲音也不禁被吸引,對自己的書童說:“去買一份《蘇州旬報》來。”
那書客在書鋪聚集的街巷上喊了幾聲,這地方識字的人多,聽過王文龍名字的人更多,書客迅速被買爆的人所圍住,書童費了好大力氣才搶出一份。
焦竑接過,就見報紙頭版頭條上記載著:
“荷蘭狂徒,欲獨占大明海域之商路,屢屢侵擾閩地賈人。名士王建陽,身居中書舍人之職,常倡開放海禁,宏揚民族大義,喚閩商共志,因而荷人懷恨在心。八月廿一日,王建陽于廈門港聚眾宣講,荷人陰使倭商四人為諜,密謀與之接觸,并遣二佞巧設誣告,意圖構陷王建陽。天幸事泄,王建陽預為告官,終將涉案者盡擒。荷蘭人狼子野心,所募倭寇盡為暴徒,懷揣短刃,預備事敗則自盡,欲使此案成謎,令王建陽百口莫辯……”
焦竑將報道內容反復讀了兩遍,忍不住拈須感嘆:“荷蘭人竟如此瘋狂,敢在我大明陷害名士,氣焰比之蒙古韃靼人尤為囂張,實不可忍也!”
邊上幾個路人在讀完了最新報章之后也忍不住感嘆:
“這真是稀奇,話本里的故事沒想在現實之中也是一般。”
“外國之人,狼子野心,殘害忠良,這樣事情古今都是有的,建陽先生此等仁人義士,自然得到天助!”
“荷蘭鬼真是好大膽子!”
“我看那些漢奸才更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