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謀劃策的,絕非是匈奴人
而且
彭宜與郭誼二人,似乎也證實這一點,昔日趙地內,一定有人,勢力很龐大的人或者士族,在幕后與匈奴勾結。
“雁門危矣”
昌文君皺眉說道,想到自己的長子羋旌,此刻還身處雁門,昌文君心中也浮現擔憂與不安。
此前楚王病逝,長兄昌平君已經趕去楚國吊唁,兄長離去前,讓他回咸陽。
沒想到,眼下卻得到這樣一個消息。
“月氏可有傳來消息”
王綰突然想到什么,看向李斯,此前他記得,曾派遣使臣前往月氏,為何月氏要突然與匈奴放下仇恨,對付秦國。
李斯看著王綰,搖了搖頭,看著地圖。
“恐怕兇多吉少”
李斯沒有多說什么,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后,便代表著月氏恐怕早已經撕毀盟約,暗地里與匈奴勾結,此次南下,也絕非臨時起意,派遣去的使臣,怕也是已經回不來。
“尉繚上郡可還能調兵,馳援雁門”
在交談聲中,一直沉默看著地圖的嬴政,轉過頭,直勾勾的看向尉繚,輕聲詢問道。
此時的嬴政臉上,不悲不喜,看不出方才大發雷霆的模樣。
或許這便是為何連李斯、隗狀等人,乃至王翦都在私底下說過,嬴政生來就是秦國君王,天生如此,沒有任何人,能比得過嬴政,更適合做上秦國的王位。
“上郡大營,仍由五萬之數然過半都是新伍,真正能調去雁門的,不足半數,微臣擔心,一但上郡調兵增援雁門,月氏頃刻間,便會返回上郡以北,再次由高奴南下”
尉繚聽到嬴政的話,對著嬴政拱手說道。
隴西、北地、上郡、黔中、巴蜀,這幾個地方駐守的大軍,眼下絕對不能調動,前三個郡與北方安危息息相關,而黔中緊靠楚國,巴蜀之地更是不能撤軍,撤軍便隨時會有叛亂。
“王上若是想增兵救援雁門,便只能從河東、河西,潁川這些郡里面,想辦法征調”
尉繚對著嬴政說道。
作為嬴政最為器重的大臣之一,當初為了留下尉繚,嬴政不僅與尉繚通吃,甚至同住一起,可以說為了留下尉繚,嬴政甚至放下身為君王的威儀。
“但”
尉繚說出那幾個郡之后,看著嬴政,猶豫一番,還是拱手提醒到。
“微臣顧慮,王上一但調兵雁門,潁川恐會發生更大的叛亂”
尉繚對著嬴政說道。
王翦統領的大軍,多是由河東、河西、太原三地的大軍組成,本來留守在河東、河西的大軍就遠不如全盛時期,加之韓國滅亡后,設立潁川郡,不少兵力都要調去潁川駐守,眼下面對雁門的局勢,一但把最后的兵力抽調去雁門,那么本來就時常動亂的潁川,頃刻間,那些不安分的地方士族,一定會趁機反叛。
面對尉繚的提醒,然而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嬴政面色不斷變化,神情滿是猶豫,最終做出一個讓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決定。
“傳寡人命令,從河東、河西、上郡三地,調兵馳援雁門
”
嬴政看著地圖,下令道。
一句話,瞬間讓隗狀、尉繚、王綰,乃至昌文君,聽到嬴政的話后,都滿臉震驚的看向嬴政,就連李斯亦不例外,李斯此刻眼神閃過一抹疑惑。
兩年王上足足謀劃兩年,若是眼下潁川提前動亂,那等待兩年的機會,便會白白丟掉。
王上莫非沒想到這個后果不,王上絕不可能想不到,那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