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思索間,突然看向一旁的昌文君。
是昌文君的長子羋旌
不,不是羋旌,羋旌還不值得王上如此,就算加上昌文君也不會。
是白衍
李斯突然想到這些后,轉過頭,已經年到半百,略微出現老態的他,此刻看著嬴政,不知為何,心中第一次感覺到深深的危機感。
曾幾何時,王上何其重視他,甚至讓他李斯的女兒,不是嫁給贏氏宗親,便是許配給秦國的公子定親,而他的兒子亦不例外。
故而當初嬴政即使與尉繚同吃同住,李斯看到,都沒有感覺到危機,從不擔心自己會失去嬴政的器重與寵信。
但此刻。
李斯心中驀然浮現一股危機感
“王上還望王上三思啊”
“王上,絕不可如此”
隗狀、尉繚、王綰紛紛抬手說道,勸戒嬴政收回王命,對此尉繚不惜以魏王舉例,當初若非魏王種種舉動,魏國也不會由盛變衰。
昌文君也滿是意外的看向嬴政,此刻的昌文君,沉默的站在原地,不知如何開口。
于理,昌文君清楚尉繚等人說得沒錯,此時出兵援助雁門,絕非明智之舉,就是當初其他諸侯國面對這種不可調兵的情況,都是只能寄托與守將能死守堅持下去,不會輕易調兵。
但于情,如今長子羋旌,可還在雁門境內。
書房內。
隨著隗狀、王綰等人勸說的話不斷響起,然而無論眾人如何說,嬴政都搖了搖頭。
“寡人心意已決,雁門事關滅燕成敗,若是此番潁川郡內,膽敢有人叛亂,寡人能滅韓一次,亦能再滅一次”
嬴政輕聲說道,隨后看向地圖。
“至于上郡,帶雁門之危解除,自會回師救援上郡,先滅燕,再平亂”、
說話間,嬴政是在告訴尉繚、隗狀等人,此次調兵馳援,并非只為雁門,更多是為滅燕,王翦與辛勝至今還在率領秦國大軍,在攻打燕國。
但這冠冕堂皇的理由,落入書房內李斯、尉繚等人耳中,眾人對視一眼,紛紛無奈的搖頭。
顯然,無一人相信嬴政的話。
平外必先安其內
李斯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嬴政怎么可能不明白,一但三郡真的出事,就算攻下燕國,恐怕也都無暇顧及。
“昌文君”
嬴政開口說道。
“微臣在”
昌文君見狀,站在地圖旁,對著嬴政彎腰打禮。
“此番領兵增援雁門的重任,寡人便全權托付于你,由你調遣三郡兵馬,馳援雁門”
嬴政下令道。
聽到嬴政的命令,李斯、尉繚等人都沒有意外,嬴政都已經決定調動三郡兵馬馳援雁門一郡,就足以看得出其重視程度,如此情況下,能讓嬴政最放心領兵的將領,莫過于昌文君。
畢竟羋旌可是昌文君的長子,如今羋旌與白衍一樣,都還身處在雁門,擔任監御史。
若要領兵增援雁門,那么由昌文君統領大軍前去增援,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同樣也會最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