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寒對著水壽說出這句話,并非是她一定要來到這臨淄城,而是希望能與水壽,有一個讓他們夫婦這輩子為之奮斗的未來。
“嗯,好”
水壽聽到妻子的話,點點頭,看了看四周,以往平靜的眼中,也似乎多了絲許色彩。
因為擔心牛車撞到其他人,亦或者看到城內馬車駛來,退讓不及時,故而衍父入城后,便親手走在老牛前面,牽著老牛在前面開路。
等來到熟悉的小巷,牽著老牛來到一間小苑門前。
“怎么帶那么多東西來給我,壽兒扶著筠寒,別讓筠寒摔著”
孇俁聽到動靜,來到門外,連忙前幫忙。
等孇氏帶著孫子來到小苑內,見到娘親時,眼神顯然還是有些生氣,不過這種生氣,也是女兒對娘親不滿的一種表達方式,并非是真記恨的那種。
“小束兒,慢點”
外祖母見到曾孫屁顛屁顛的跑來,老皺的臉,一臉笑意,抱起曾孫后,看著女兒的模樣,外祖母忍不住笑了笑。
“怎么,還生娘氣”
外祖母沒好氣的對著孇氏問道。
孇氏反駁一聲哪敢,見到兄嫂過來,孇氏便跟著兄嫂去忙活,不再理會母親,以此表達次的不滿。
房屋內。
一家子人圍在炭火旁閑聊著,外祖母顯然也從兒媳映這里,得知次筠寒家人去水壽那里拜訪的事情,故而這次,外祖母也在安慰筠寒,嫁給水壽雖苦了點,但水壽人不差,絕不會做出拋妻棄子之事。
“你們二人,也記住,這天寒,多去壽兒祖父那里看望,如今壽兒祖父把家中良田,幾乎全都給壽兒大伯揮霍一空,你們夫婦二人若是寬裕,便給他們一些,切不要讓壽兒祖父挨餓”
外祖母轉過頭,看著衍父與女兒孇氏叮囑道。
作為孇氏的親娘,外祖母比任何人都不喜歡水壽祖父那一家子,但作為過來人,外祖母清楚,衍父若是不管,那便是得不償失,不理祖父那一家子省下來的一點小錢,完全比不過日后會失去的名聲,以及很多事情,相反,如今舍得一些小錢,日后會得到更多。
這不僅僅是對女婿與女兒好,也是對孫子水壽,乃至孫媳以及曾孫,都有好處。
“知道了,娘”
孇氏一臉不耐煩的說道,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娘親,隨后轉過頭,看向衍父。
“娘前些日子剛去,買了一些碎肉,送去一袋糧粟”
衍父憨笑著說道,看著兄嫂用兩根木棍,把火堆內一塊塊燒透的火星,夾去一旁小木坑方,全部夾完后,火堆內的木材瞬間燃燒愈加旺盛一些,兄嫂又用一些冷水澆濕那些火星,讓其變成一個個乘次不齊的木炭,后面便可以當做炭火來繼續使用。
“可給了那么多,哪一家人,還嫌少”
孇氏這時候,一臉不舒服的補充道,這也讓衍父轉過頭,一臉愧疚的看向妻子。
想到父親那不滿的模樣,還有母親與胞弟私下開口,讓他來日再帶多一些糧粟過去,那日妻子便受不得兄嫂他們陰陽怪氣的話,便吵起來,結果那些兄嫂抱著一個個孩子哭訴著,見到有路過的村民觀望,更是說著仲弟家有糧不救,餓死算了的話,惹得路過的村民,所有人都對著妻子指指點點。
妻子萬口莫辯,吵了幾句后,更是被氣得眼眶通紅。
“外祖母,此前家母讓壽兒拿兩袋糧粟,給筠寒父母帶回去”
筠寒這時候有些緊張的解釋起來,擔心外祖母會怪家母,此刻筠寒也有些自責,早知道說什么都要阻攔家父家母就好了,這樣也不會有那么多事情。
“那是應該的”
外祖母搖搖頭,出乎筠寒的意料,外祖母不僅沒有說什么,反而十分贊同家母的舉動。
“若是家中的糧粟不夠,這次便買一些回去,若是沒有錢,老婦我這里還有一些”
外祖母對著衍父說道。
衍父連忙拒絕,正打算說已經帶錢,不曾想還沒開口,這時候舅母映便想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