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馬超這大漢三虎騎坐在高頭大馬上,樊城外的冷風快速吹拂過他們的鬢角,帶起了他們鬢角上的染血長發。
在剛才的大戰中,雖然這三員勐虎都是大漢中位高權重的人物,但是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他們方才亦全都是親身上陣殺敵的人。
而這一幕則映照著剛才的戰場中,漢軍經歷著怎么樣的激戰。
只是與大戰之后身體中的疲累不同,這三員漢虎臉上都帶著舒暢的喜意。
因為他們正在前往的方向是樊城。
而在這三員虎將之中,又以關羽臉上的笑意最盛。
與張飛、馬超不同的是,樊城對于關羽來說有著更為特殊的含義。
當年第一次襄樊之戰時,本來樊城已經在他的攻擊下及及可危。
但卻有孫權這等無恥小人,竟然命令呂蒙從背后偷襲荊州。
孫權的這一舉動雖然在糜旸的努力下并沒有給大漢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卻直接讓關羽失去了拿下樊城的機會。
唾手可得的戰略要地卻因為盟友的背叛,而導致功敗垂成,這樣的遺憾是關羽心中一直抹不掉的一根刺。
現在正是他親自拔掉這根刺的時候。
就在關羽、張飛、馬超三員大將快要到達樊城之際時,糜旸所派出的斥候亦正好到達了不遠之外。
而糜旸的斥候在發現大將軍竟然親率援軍到來后,他當即大喜的朝著近萬漢軍靠攏而來。
糜旸斥候的動向很快便被關羽派出的斥候所發現,而在查驗過對方身份之后,糜旸的斥候就被帶到了關羽的身前。
在糜旸斥候到來后,他立即就將糜旸要匯報的那句話給稟告給了關羽。
而這時關羽的身邊,張飛與馬超兩員大將都是在的。
三員虎將在聽完糜旸已經提前一步親率三千漢軍控制住樊城的城門之后,臉上都流露出了頗為精彩的神色。
一座城池最重要的便是城門。
若一座城池的城門被奪下,除非那座城池是如江陵與公安那般的內外雙城,否則這座城池基本已經宣告陷落。
很明顯,樊城不是這樣的城池。
所以糜旸雖然是在說拿下樊城的南門,但實際上也可以說樊城基本已經被糜旸拿下。
正因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張飛與馬超的神色頗為精彩,他們這是被糜旸給捷足先登了嗎
怪不得剛剛大戰過后,一直不見糜旸率軍來匯合。
原本眾人還以為他先率軍返回大營修整,畢竟在剛剛的大戰中,由于人數的差距,糜旸所部漢軍戰斗的最是辛苦。
可是沒想到的,這小子竟然是來奪取樊城來了。
只是張飛與馬超在意外過后,臉上也都流露出欣賞的神色。
而相比于張飛與馬超的意外與欣賞,關羽則是欣喜大于一切情感。
大家都是漢軍,只要能順利拿下樊城,那么這個功勞在誰身上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糜旸所說的那句糜主簿讓關羽感覺很舒心。
糜旸的斥候不知道糜主簿三個字的含義,但關羽當然知道。
糜旸不是以左將軍而是以主簿的身份匯報這件事,這就說明此刻他是以關羽屬臣的身份獻上樊城給關羽。
而這個身份又代表著糜旸一直都沒有忘記,關羽對他的提攜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