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無論是東漢的“三互法”還是西漢的“籍貫回避制度”,都從未反對過官員擔任鄰郡的太守。
而李嚴雖然很多光輝的履歷都是在入益州后發生的,但是在他年輕時,他曾在南陽郡中多縣任長官過,在荊北一帶有著一定的名聲威望。
最后一點就是李嚴的宗族,乃是宛城一帶的大族。
若讓他擔任義陽太守,不但能有效防止曹魏的南陽太守對義陽造成影響。
也許在曹魏的南陽太守能力不佳的情況下,李嚴還能利用自身宗族在南陽郡中的影響力,讓南陽郡產生一定的動蕩。
這真是喜聞樂見之事。
所以從各方面來說,李嚴都是糜旸在目前的情況下,能夠想出的最佳義陽太守人選。
在思考好心中的推薦人選后,糜旸便寫好一封上書,快速命人報送給后方的劉備。
在決定好這件事后,糜旸看著剛剛送到的眼前眾多的文書,他輕輕嘆了聲氣。
本來要將原來屬于南陽郡的十數縣,重新劃分為義陽郡中的屬縣,就是一件十分繁瑣的政務。
在劉備在的時候,他身邊的治政之才是不少的,他們也很愿意協助糜旸。
但劉備可能是出于鍛煉糜旸治政能力的目的,他讓跟在他身邊的大臣安守本分。
就這四個字,讓糜旸請不到任何外援。
而目前糜旸身邊又沒有信得過的干練之才從旁輔左,這就導致很多事需要他親力親為。
在之前糜旸之所以不能在劉備在的時候,立即對劉備建議出義陽太守的人選。
原因就是那些繁雜的政務,牽扯了他的大多精力。
不過幸虧糜旸在荊州有著巨大的威望,所以在糜旸以“行義陽太守”的身份下達文書時。
不止是新野城中的長吏,就是其他縣城中的長吏收到糜旸的文書后,也都十分配合糜旸的指示。
各縣長吏的積極配合的表現之一,便是在收到糜旸的文書后,很主動的將本縣各級長吏名單,紛紛報送到新野城中讓糜旸審閱。
哪怕目前很多縣中,缺少著縣長和縣令。
糜旸讓各縣快速報送縣中各級長吏的名單,為的是盡快擇選出合適的縣長或縣令的人選。
目前義陽郡的十數縣之中,有許多長令都因為漢軍的到來而嚇得棄城而逃。
所以目前義陽郡中,有許多縣的長令一職是空著的。
在這種情況下,糜旸就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各縣報送上來的名單中擇選出恰當的人選,委任為該縣新的長令。
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各縣這幾日報送上來的長吏名單就十分重要。
雖然從各縣的長吏名單中挑選新的縣長或縣令人選,難免會有所偏頗。
但為了快速穩定好義陽郡的局勢,只能采取這種權宜之計。
當糜旸不斷查看身前的文書,他在看到冠軍縣一縣的文書中的某個名字時,目光不禁微微一凝。
州泰這個名字成功的引起了他的注意。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州泰好似在歷史上是一位曹魏的方面人才。
想到此,糜旸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感覺身體中的疲累一下子就被一掃而空。
曹魏的人才什么的,他最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