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比于鄧艾在歷史上的響亮名聲,州泰卻顯得很是普通。
只是這并非代表州泰個人的才能不佳,相反的從他在史書上擔任的職務可知,州泰在曹魏后期是極為重要的一位封疆大吏。
新城太守,兗州刺史、豫州刺史,及至最后的假節都督江南諸軍事。
這一項項職務,若非州泰有非凡的才能,他又怎么能擔任。
特別是在州泰最后都督江南諸軍事的期間,那段時間內州泰面對的名將可是陸抗。
之所以州泰在任職期間未有高光經歷出現,那可能是因為州泰是擅長防患于未然的大將。
而這樣的大將,正是目前糜旸所欠缺的。
因為這樣的大將,可以讓糜旸將來外出征戰時,不用擔心后方的安危。
如此人才,糜旸沒理由不好好任用。
在思索之后,糜旸對著州泰言道“我會上書陛下,讓文達遷為南鄭令。希望文達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糜旸的安排,讓州泰喜笑顏開。
目前荊州上下都已經知道糜旸不久后要回到益北都督區,而若將益北都督區比作一個小國度的話,那么南鄭就等于是這個小國度的首都。
擔任這樣的縣令,不說職權遠高于一般的縣令。
這更代表著他已經初步進入了,以糜旸為首的政治小團體中。
這怎么能不讓州泰感到開心。
州泰連忙對著糜旸一拜道“多謝君侯。”
在州泰對糜旸謝完后,糜旸見州泰被關押在牢獄中數日導致他全身頗為臟亂,因此他便讓州泰先下去好好洗漱一番。
而在州泰告退后,糜旸腦中想著方才州泰為他獻的計策,他心中突然浮現一個想法。
州泰的計策用來攻打宛城可行,但若是改造一番,將來用來攻打江東,那貌似也是不錯的。
想到此,糜旸微微閉上了雙眼,他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座名為永安的城池。
他的恩師法正逝世前曾叮囑過他,要一輩子防著江東。
這句話他可一直未曾忘記過。
想來江東的孫權,也已經收到了襄樊會戰的消息了吧。
他會作何反應呢
正如糜旸所料的那般,在關羽下葬后的數日后,身處永安的孫權亦很快收到了這個消息。
至于孫權為何會在永安呢
那是因為當初劉備決定要打襄樊一戰時,他曾以漢天子的身份下詔,讓孫權領兵攻打曹魏的淮南重鎮合肥。
面對劉備的這個詔令,孫權一開始是完全不想執行的。
現在的江東經過近兩年的修養雖然恢復了一部分元氣,但是還未有舉大兵發起進攻的實力。
而且他雖名為大漢的太尉,但是接受這個名位只是他的權宜之計。
他又怎么會真的聽從劉備的詔令,損耗江東的國力去貿然攻打合肥呢
只是孫權雖沒有出兵淮南的打算,但心中有著別樣心思的他,還是增派不少大軍來到永安城中。
他的想法很簡單,他想坐山觀二虎斗。
孫權認為這場大戰無論是哪一方打贏了,那都勢必是慘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