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通過反駁比自己名望高的人的方式,來為自己養望的做法,當代很多士人都在做。
但鄧艾不同于其他人。
鄧艾的出身太低了,當世很多人都會天然地對他看不起。
雖然諸葛亮不是這種人,但這是時代的局限性,不是輕易可以扭轉的。
世家子弟通過類似的方式來為自己養望,世人皆會心照不宣,從而不會太過介意,因為這是屬于世家子弟之間的特權。
但鄧艾呢
或許今日鄧艾的表現會引得所有人的稱贊,從而讓他們在表面上不會表現出什么。
但諸葛亮知道,方才帳內的許多人對著鄧艾的做法,肯定還是有著不滿的。
人根深蒂固的成見或許會被驕人的功績一時壓制住,但卻不會輕易消失。
鄧艾的出身不能扭轉,而他若是還是這種處事作風的話,會有更多的人對他感到不滿。
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中的不滿會逐漸增加。
而一旦遇到某個合適的契機,這種積壓已久的不滿會一次性爆發出來。
到那時候,哪怕鄧艾立下再大的功勞,恐怕下場也絕對不會好到哪里去。
以諸葛亮的智慧,他當然看出了鄧艾今日所為的隱患。
而諸葛亮所擔憂的,正是歷史上鄧艾最后落得悲慘結局的深層原因。
他剛才之所以不對鄧艾表現出過多的贊賞,其實也是他保護鄧艾的一種方式。
只不過諸葛亮也知道,鄧艾畢竟不是他的部下,他可以保護鄧艾一時,卻不能保護鄧艾一世,故而他便有寫信提醒糜旸的心思。
大漢的人才本就不多,能保住一個是一個。
在寫完書信后,諸葛亮便召來人將這封信快速送往梁州。
當然諸葛亮寫這封信不止是為了鄧艾,他還有著詢問關中局勢的意圖。
畢竟對大漢來說,關中的魏軍才是最危險的敵人。
漢章武二年十一月下旬,漢丞相諸葛亮領兵萬余晝夜乘水路兼程南下,終于在數日之后趕到僰道縣城中。
而就在諸葛亮領軍從南安出發的當日,立義校尉鄧艾亦領著三千精兵北還。
鄧艾那支軍隊的進度暫且不表,就說當諸葛亮領軍進駐僰道的不久之后,南中的各路叛軍都得到了這個消息。
最先得到消息的,當然是盤踞在越嶲郡的叟王高定這一部叛軍。
而目前在越嶲郡中的可不止高定這一部叛軍,還有著剛剛領軍到達越嶲郡與高定合兵的孟獲所部。
孟獲之所以會從益州郡快速領軍北上來到越嶲郡,乃是因為他在與雍闿商議之后,想著待他與高定合兵完畢,并立即對著僰道縣發動進攻,從而打開南中叛軍北上的道路。
可讓高定與孟獲都沒想到的是,諸葛亮的竟然會搶先一步領軍進駐僰道。
這個突發情況,讓高定與孟獲這兩顆碩大的腦袋,一下子陷入了呆滯狀態。
這二人腦袋雖大,卻著實不大好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