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本想在面見曹叡后,就立即朝著街亭進發。不過他的想法卻被曹叡所阻。
曹叡倒不是臨時改變主意,要任用他人為將。
他是想給張郃的這番西去,再增添上一個重要的籌碼。
這個籌碼便是曹休讓滿寵從淮南帶來的精銳。
畢竟已經預料到街亭很可能會被漢軍提前占據,這就說明張郃到達街亭后,將會有一場攻堅戰。
要想打攻堅戰的話,單單騎軍可怎么行
張郃拖到今日才出發,為的就是等淮南精兵的到來。而在張郃出發之前,曹叡私下里曾不下三次找張郃談過話。
曹叡是個喜歡掌握一切的主君,盡管他少時就經常聽過張郃的名聲,但聞名怎比見面。
曹叡想著在張郃出征之前,好好聽一聽他心中的韜略。
而張郃也并未讓曹叡失望。
在幾次的深談之下,曹叡了解到張郃的確是個不可多得將才。
即使張郃曾經被張飛打的“爬山而逃”,但勝敗乃兵家常事張飛不也曾敗在曹休手上過嗎
正因為認識到張郃的才干,加上己方這次準備也算充足,故而曹叡對張郃此次的出征,還是很有信心的。
不然他也不會來到城門親送張郃。
在連張郃的后軍都無法看見后,曹叡才有些意猶未盡地從城門下走下。
走下城門之前,曹叡心中還在感慨著一一還是武帝見識深遠,給大魏留下的都是一時俊杰。
只是還未等曹叡回到皇宮中多久,來自宛城的兩道急報,讓曹叡整個人都不好了。
曹叡看著手中的兩封奏疏,他的眼中有著冷意流淌。兩封奏疏,一封來自司馬懿,一封來自賈逵。
在看完兩封奏疏中的內容后,曹叡心中好不容易鼓舞起來的好心情,頃刻間蕩然無存。
曹叡早在數年前就跟賈詡學習兵法韜略。
在這種培養下,曹叡自然知道棘陽對宛城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那是宛城的屏障呀而宛城呢
自前漢以來,華夏一直有設立五都的傳統。
而在兩漢四百余年間,宛城因為他的經濟、人文上的優勢,一直都是五都之一。
盡管曹魏建立后,將宛城從五都的行列中除去,讓譙城替代它。
可四百余年的影響,又豈是那么好消除的
在世人心中,宛城一直都未退出華夏五都的行列。也就是說,司馬懿一戰就將拱衛都城的棘陽給丟失了。
這件事帶來的政治與軍事上的影響,有多嚴重不言而喻。
最可笑的是,張郃來到洛陽不過半月時光。
而司馬懿就在張郃離開宛城的這半個月內,就將棘陽丟失了。
這怎么能不讓曹叡感到生氣
若按司馬懿這種丟城的速度的話,大魏有再多的要城,恐怕在自己而立之前,都會被丟個干凈。
說實話要不是一旁有賈逵的美言奏疏,曹叡已經發出詔令將司馬懿撤職了。
相比于祖父,他父親提拔的人,都是這種貨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