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過了吧
寂靜,沒有贊成或者反對,大殿內只保持著寂靜的氣氛。
不過盡管嘴巴上沒說什么,但許多大臣臉上的神色,卻清楚的暴露出他們當下內心中的想法。
今日能參加大朝會的大臣,要么是熟知禮儀的名士,要么就在昨天晚上惡補過關于廟號的知識。
故而他們對“中祖”這個廟號,又豈會感到陌生呢
在從先秦流傳下來的廟號中,有三個廟號是最為至高無上的,這三個廟號便是太、高、中
若從單單尊奉劉備的角度來說,糜旸提出的“中祖”廟號自然是極佳的。
但問題是雖說定位一致,可“中祖”的廟號是這三個廟號中,最難獲得的一個。
中是中興的意思。
而當中一字遇上祖后,要想獲得這個廟號,那位帝王要做的事就是
在祖宗基業淪喪的時候,重新一統天下,再次廣大祖宗基業。
本來按這個要求,漢世祖劉秀是配的上這個廟號的,可劉莊為了向天下人彰顯世系轉移,并未給他的父親劉秀上這個廟號。
而無論從劉備的志向,還是從他一生中所做的事來說,本來中祖這個廟號,的確是很適合劉備。
想來劉備地下有靈,得知自己能獲得這個廟號,定然也是頗為欣慰的。
但重點是,劉備生前并未一統天下。
在這點遺憾的情況下,為劉備上“中祖”的稱號,可就有些名不副實了。
這也是方才孟光,寧愿建議“高祖”而不建議“中祖”的最重要原因。
讓后世人服氣,是今日為劉備定廟號的一個重要標準。
也正是有著這個標準在,哪怕許多大臣心中都想贊同糜旸的提議,但他們現在明面上都不能發聲。
扭捏又期待,就是當下許多大臣的想法。
當糜旸看到許多大臣那復雜的神色后,就知道了他們的想法。
而糜旸亦不是政治小白了,他自然敢主動提出“中祖”這個廟號,心中定然有著一番說辭。
在沉思了一會后,糜旸先問了在座的大臣一個問題
“今朝,大漢能統一天下否”
今朝指的是劉禪在位的時候。
眾大臣看了一眼年輕的劉禪,想到劉禪可能會在位很長一段時間,于是乎在這個關乎政治正確的問題上,沒有人敢說一個不字。
“自然”
不約而同的贊同聲,響徹在大殿之內。
誰敢不贊同,可以直接拖出去了。
而在得到了滿意的回答后,糜旸接著說出了他支持劉備上“中祖”廟號的緣由
“祖者,意為奠基者。
先帝雖不能在生前親手一統天下,然來日一統天下之君乃先帝之子,討伐不臣之將乃先帝一手拔擢。
此與先帝親手一統天下,又有何異
況今漢室還于舊都,興復之勢已成。
孝武帝時,董公倡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遂方才有我儒氏一門今日之盛況。
難道那時圣人亦在世否
可為何萬千儒家子孫,卻還要將孔子奉為儒家圣人
概因儒家興盛之基石,乃孔子一手締造耳
借古知今,諸位又在遲疑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