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旸的話引起了在座眾臣的深思,漢代的儒士不迂腐,他們是會變通的。
只要糜旸說的有道理,他們并非不能支持。
最重要的是在這時,劉禪來了個完美助攻。
“縱來日朕在位之時,天下重歸一統,朕亦不敢貪父之功,奪父之尊也”
當劉禪的這句話,成了糜旸勸說的最后一塊拼圖。
劉禪已然明確表達態度,他是不愿在死后被稱祖的,那么一統天下的功勞,最終還不是劉備的嗎
既然如此,那還猶豫什么呢
待劉禪的話音落下之后,方才還一直不講話的諸葛亮,率先起身對著劉禪拜道
“陛下圣明”
隨著諸葛亮支持的聲音傳出,想到對后世人也有交代的眾多大臣,亦紛紛起身對著劉禪拜道
“大司馬之言,善也”
至此,劉備“中祖”的廟號算是被徹底定下。
糜旸的臉上,也終于流露出一絲笑容。
漢中祖劉備,聽起來多么順耳。
而當確定好劉備的廟號后,接下來就是要確定劉備謚號了。
對于這一點,眾臣的情緒就沒方才那般熱烈了。
畢竟相比于稀有的廟號,謚號是每位帝王的標配。
可不熱烈歸不熱烈,眾臣最終在討論之下,還是為劉備敲定了兩個極佳的美謚。
昭武
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德輝內蘊曰昭;
克定禍亂曰武;保大定功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恤民除害曰武;
昭顯德,武彰功。
這兩個謚號放在劉備身上,可謂是十分相配。
至于為何劉備會擁有兩字謚號,別問。
問就是追慕光武帝劉秀。
別說兩個字美謚了,得虧是有著諸葛亮在,不然糜旸都想直接給劉備來個十八字謚號一條龍套餐。
說到底,糜旸覺得“烈”不錯,又覺得“文”不錯,再看看,覺得“宣”與劉備也很搭。
今日糜旸是有些選擇困難癥的。
只是可惜,當世還不是后世那謚號亂來的時代,糜旸的建議被諸葛亮一個眼神給瞪了回去。
不過糜旸在心中暗暗并未氣餒。
等他親手一統天下那日,你看他搞不搞帝王十八字謚號一條龍套餐。
反正就算后世人覺得不要臉,也是說他糜旸不要臉。
沒準還會有后世人因為他的孝心,反而不覺得他不要臉,而是覺得他至情至性呢。
而當定下劉備的廟號與謚號后,在諸葛亮的詔令下,大漢朝廷正式向天下發布了訃告。
由長安發出的訃告,亦很快送到了孫權與曹叡的手中。
面對劉備的駕崩,這兩位又會采取怎么樣的行動呢
三國亂世,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篇章中。
第四卷完。
第五卷將是本書的最后一卷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