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末。
歐洲流感在東非全國爆發并且達到高峰,而最能證明這一點的就是實行嚴格封鎖的萊茵市,也已經出現了大量病例,這讓今年東非本就情況不容樂觀的經濟雪上加霜。
“整個1920年,全國感染者數量已經無法統計,不過好消息是病毒的殺傷力大幅度削弱,目前我國因為歐洲流感而導致死亡的人數僅有二十八萬多例。”
“其中有十萬多例,是歐洲流感在今年年中兩個月內造成的,過了七月之后,歐洲流感反而致死率大大降低。”
“目前,全國的累計感染者數量可能超過三千萬,不過對于帝國的總人口來說,感染率遠低于歐洲各國。”
東非總人口一億六千多萬,三千萬也就相當于全國人口的兩成左右,而且這里面還有重復感染的倒霉蛋。
這也就意味著目前東非疫情的致死率甚至不到千分之二,而這主要得益于相對嚴格的隔離政策以及東非政府的充裕“彈藥”。
這里的“彈藥”主要指的是醫療物資,尤其是一些特效藥大大降低了感染者死亡風險。
這些特效藥的具體藥效不明,但是確實有可能提高了東非民眾的抵抗力,之所以如此,主要是這些特效藥很多是東非的中成藥。
“而這次歐洲流感,損失最嚴重的是印度和遠東帝國,這種人口稠密,且醫療衛生水平低下的國家。”
“這種國家的疫情情況,完全無法估計,不過肉眼可見其情況十分糟糕,今年遠東帝國的移民申請都因此增加。”
歐洲大流感,禍害最嚴重的還是那些落后國家和地區,隨著歐洲流感的威力削弱,像東非這種工業國,至少有充裕的物資來對抗疫情。
而很多落后國家和地區,不僅要和歐洲流感對抗,還要忍受饑荒,營養不良,糟糕的衛生環境,各種自然災害,甚至是戰爭等各種問題。
就比如遠東帝國,雖然歐洲流感的情況十分嚴重,但是其產生的影響卻沒有國內的軍閥混戰情況更大。
而今東非看遠東帝國,甚至就像前世遠東帝國看非洲一樣,前世非洲各國應對疫情基本上就是“無事發生”,或者說和其他災難相比,疫情完全算不上大事件。
“而其他國家,諸如歐美大國的傷亡人數普遍在幾十萬人左右,俄國的情況不明,而除了俄國以外,死亡人數最多的是美國,上個月美國公布的死亡人數大約是六十萬。”
這個數據的水分很大,按照東非的估計,美國死亡人數應該在百萬以上,不過這也很正常,各國防疫部門在統計數據的時候,都會有所隱瞞。
就比如東非的所謂三十八萬死亡人數,真實數據應該比這個多,但是誤差大不了多少,就算翻一倍也不過和美國公布的死亡人數相當,但是東非的人口可比歐美國家大的多。
就是人口世界第四的俄國,人口也比東非少了數千萬。
而在列強國家中因為歐洲流感死亡人數最少的國家則是法國,法國的死亡人數在二十萬左右,不過法國的人口在列強中屬于偏低的,同時還是嫌疑最大的疫情策源地。
如果不是克列孟梭頂著壓力出臺了世界最嚴的疫情管控政策,那對于當前法國絕對又是一個沉重打擊。
與之對比,英國的疫情可以說是列強中最嚴重的,死亡人數超過五十萬人,僅次于美國,但是英國本土人口卻只有美國的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