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于英法兩國的做法,自然也是持支持態度:“歐洲確實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而且我們要面對俄國和歐洲工黨的壓力。”
“如果,因為債務問題而導致歐洲經濟的崩潰,我想最后的獲益者只有工黨,那個時候,相較于工黨,毫無疑問幫助歐洲度過眼下經濟上的難關,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因為你們逼得太狠,導致整個歐洲發生顏色革命,我想倒是別說債務,你們自身的安全同樣會受到工黨的威脅。”
工黨的做法很簡單,直接取締所有債務,這樣一來,經濟就能像游戲一樣直接重開,當然,這也意味著所謂“財富”直接蒸發,就像游戲里的金幣,技能和經驗一樣。
而德國代表并非危言聳聽,現在歐洲的局勢確實如此,在經濟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歐洲工黨的活動越發頻繁,尤其是底層民眾,甚至開始主動接受工黨的思想。
這也是歐洲工黨不僅沒有隨著各國政府的打壓而消失,反而越發壯大的根本原因,歐洲的底層民眾,只要再逼一逼,就真的投工黨了,畢竟相較于活不下去,加入工黨反而是十分不錯的選項。
仿佛,歐洲各國的“困難”終于還是說服了東非代表,格爾斯說道:“工黨確實是一個國際性問題,如果放任工黨在歐洲泛濫,那對于全世界而言,將是一場災難。”
讓工黨整合歐洲,這也就意味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強權崛起,而且這個強權和東非,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天然對立,即便孤懸海外,這個超級強權也不會放過兩國。
歐洲變色并非空穴來風,而是真的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就拿英國來說,這幾年英國工黨的支持率就在飆升,雖然英國的“工黨”純度不夠,而不被俄國工黨認可,但也很能說明問題。
事實,這種類型的“工黨”,在東非也很有市場,因為東非本身就是一個執行過計劃經濟的特殊國家,甚至國際社會上早就有人說萊茵皇帝恩斯特有通“工”嫌疑。
當然,東非顯然不是所謂的“工黨”國家,僅僅是借鑒該類型政黨的一些特殊經濟和國家治理做法。
不過,這對于那些懷疑東非通“工”的歐美自由經濟學家來說,完全證據確鑿,畢竟前世羅斯福只是學了三成像,就被部分美國人打上“工黨”身份,東非在此前,和工黨的相似性幾乎達到七成以上,如果日后蘇聯出現的話,估計就是九成以上相似度。
當然,兩個人長得像,卻不代表他們是一個人,東非和工黨國家就是這種例子,甚至在本性上完全相反。
就東非的國家制度,實際上兩頭不討好,工黨國家嫌棄,資本主義國家同樣嫌棄。
而且,東非從來沒有對外,尤其是向歐美輸出過意識形態,加上這幾年東非經濟的轉向,以及東非國力的提升,大部分人也不會抓著這些小問題不放。
格爾斯接著說道:“我們東非為了世界安全著想,當然,更主要的是為了遏制工黨的泛濫問題,可以在對歐洲的債務問題上,做出一些妥協。”
“但是,這種妥協更多是我們東非基于一個世界大國所必須承擔的責任,所以,債務不能消除,但是可以寬松還債期限和規模。”
東非的“背叛”,瞬間讓美國人原地爆炸,史密斯就差原地指著格爾斯的鼻子說道:“你們東非居然做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