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遠東帝國的人口是東非的兩倍還多,加上工業水平落后,這使得遠東帝國的環境惡化程度遠超過東非,光是一個燃料使用問題,就讓遠東帝國許多山林毀于一旦。
而東非居民在這些年東非能源政策上的推動下,好歹能使用煤炭,天然氣,電力等清潔能源,相對于直接燒柴,煤炭確實也屬于清潔能源的一種。
不過,在這個時代,東非的環境問題,顯然不能和遠東帝國或者印度做對比,畢竟發展層次不同,考慮的問題也不同,東非是工業國家,所以應該和歐美國家對照更有參考意義。
而歐美國家,美國的宜居國土大約在六百多萬平方公里,但是,要知道美國本土的面積才七百多萬平方公里。
歐洲就更是老天爺賞飯吃了,就土地質量,地形地貌,水源等自然條件來說,現在的歐洲就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當然,宜居是一個沒有統一標準的概念,就東非所謂宜居國土面積來說,其中摻雜的水分就比較大。
不過,相對于東非的國土而言,東拼西湊出這么多的宜居國土面積,已經是相當不易,至少相比較俄國,東非的整體自然情況要好上不少。
曼弗雷德高官回復道:“陛下說的也正是我們省這幾年正在做的,雖然北大湖省在國家定位中是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但是我們同樣在生態,以及工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就拿我們省的耕地規模來說,雖然排在全國前列,但是,這已經是我們克制后的結果,為了保護一些濕地,森林,我們建設了一系列保護區,同時,在新耕地開發上,也多汲取過去的經驗教訓,重視專業人員意見。”
“如果不是如此,那我們省的耕地早就突破一億畝,甚至達到一億五千萬畝也不成太大問題。”
曼弗雷德這并不是說大話,實際上如果真按照遠東帝國開發土地的模式,北大湖省就能建成兩億多畝耕地。
當然,如今糧食賣不上價,而且東非中央政府出于糧食安全考慮,也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北大湖省就是想如此擴張耕地面積,也需要東非政府的同意才行。
所謂的糧食安全,不僅僅是針對國外,東非國內同樣也有安排,就比如東非的五大糧食生產基地,分別是大湖區,東部高原農業區(東非高原的非大湖區地帶),贊比西河中下游農業區,南方農業區和西部農業區。
除了這五大糧食主產區外,還有一些小的糧食主產區,可以說在東非的東西南北中,都建設有成規模的糧食產區。
畢竟,一個國家的糧食完全集中在一個地方,這顯然是有風險的,如今大湖區的糧食產量就占到東非全國的四分之一,而依照大湖區的開發潛力,完全有能力提高到百分之五十。
而這顯然是東非政府所不能接受的,如果東非首都在大湖區還好說,控制近半的糧食產出,這有利于中央通過糧食控制全國,而問題在于,萊茵市并不在大湖區,所以大湖區的糧食生產份額,不能超過全國的百分之五十。
而且,東非也沒有必要把耕地一味地往大湖區集中,雖然大湖區的農業開發潛力很大,自然條件在東非最優越,但是其他地方的具體條件其實也并不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