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收復兩地,和平手段是起不到效果的,唯有戰爭才能從奧匈帝國那里拿回我們失去的一切。”
“但是,現在我們和奧匈帝國對比,兩國的實力差距過于懸殊,尤其是軍事層面上,說到底還是我們意大利近些年來國小力微,加上經濟水平較低,無力支撐軍隊的強大。”
“現在,既然我已經使得意大利初步統一,這也奠定了我們意大利成為世界強國的基礎。”
“但也僅僅是基礎,我們雖然有四千萬人口,但是缺乏養活這四千萬人口的農業,缺乏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缺乏各種國家發展所需要的資源。”
意大利是典型的貧礦國,甚至比日本還要可憐的多,基本上工業發展初期必要的資源,意大利都缺。
而這也是意大利輕工業相對發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意大利在資源上就不具備發展重工業的基礎。
當然,這還不是貝尼托最擔心的情況,相較于工業上的不足,農業對于意大利這個國家來說或許更加致命。
意大利的耕地資源是極度稀缺的,但是偏偏意大利的人口又這么多,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嚴重后果,那就是意大利的糧食不能自給自足。
意大利國土的七成以上被山脈和丘陵占據,尤其是東部波河平原地帶被奧匈帝國占據后,耕地資源更加緊張。
而且,意大利南部土地貧瘠,同時氣候也不穩定,這都讓意大利農業問題雪上加霜。
而這也是那教宗國和不勒斯王國民眾為什么喜迎貝尼托王師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較于意大利王國,兩地民眾連能不能吃飽飯都是問題,每年這兩個地區也是意大利人口流出最嚴重的地方,加上這幾年經濟上的困難,這也導致了他們對之前政府的極度不滿。
而現在,貝尼托實現了意大利的統一,那這些經濟和社會問題,自然而然的也就輪到了他的頭上。
所以,貝尼托說道:“對于意大利的經濟而言,必須要下猛藥,才能挽救我們這個命途多舛的國家。”
“首先就是在農業上,盡可能的實現本國糧食生產的自給自足,否則的話,未來一旦我們和奧匈帝國發生沖突,就有可能面臨糧食進口渠道被截斷的風險。”
“而且,這些年以來,那不勒斯和教宗國為了討好奧匈帝國,選擇從奧匈帝國進口大量糧食,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我們在兩地統治的。”
“就當下而言,我們應該考慮更換糧食進口渠道,比如從法國,美國或者東非等地區進口糧食,來替代奧匈帝國進口的糧食。”
在歐洲找不到比意大利糧食問題更嚴重的國家,而且反觀意大利的鄰居們,除了不成氣候的瑞士以外,法國和奧匈帝國各個都是歐洲乃至世界的主要糧食生產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