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的畜牧業發展,注定會比阿根廷和澳大利亞投入更多的精力,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卻是阿根廷和澳大利亞缺乏大型猛獸。
南美洲和澳大利亞因為地理上和其他大陸相對隔絕的原因,這導致兩地的生態系統演化和其他大陸有很大區別。
尤其是澳大利亞,缺乏頂級獵食者存在,這導致在澳大利亞,野貓野狗和兔子都能泛濫成災。
而澳大利亞最具威脅性的生物恐怕就是灣鱷了,但是灣鱷基本活動范圍在水里,并不會對陸地生態系統造成太大影響。
而澳大利亞陸地上唯一拿的出手的袋狼,也基本上也快從澳大利亞本土滅絕了,未來不排除從東非動物園引入的可能性。
阿根廷的大型猛獸比澳大利亞多一些,但是基本上也不成氣候。
反觀東非,如果東非人敢放養家畜而且不盯著,那非洲草原的獅子,豹子和鬣狗們可就能大飽口福了。
也難怪米希爾會說阿根廷是老天爺喂飯吃,從這個角度來說澳大利亞同樣如此。
當年,光是為了從野獸那里奪取更多的生存地盤和消除潛在危險,東非可是把整個地面來回血洗了幾遍,將許多野生動物和當地土著打包送給了上帝他老人家。
貝西霍芬點點頭說道:“羨慕也沒有用,畢竟阿根廷的土地就處在那里,他們既然搶到了,自然也就能享受到那份紅利。”
“說直白一點,我們東非的土地同樣是搶來的,只不過條件沒有阿根廷那樣優越罷了,但是正是因為環境上的差距,卻促成了我們東非更加努力上進。”
“從而成為整個南半球唯一的工業國和成為世界列強之一,反觀巴西和阿根廷,澳大利亞,他們也有大國之基,但是卻只躺在前人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
“從這一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國家遠比他們更加偉大,而且這種偉大是通過自身努力的結果,誰也不能輕易剝奪。”
“而阿根廷現在的富貴,就猶如鏡花水月,沒有強大的工業,在國際社會上就永遠只能成為附庸者,而一旦有人起了心思,那阿根廷的富貴路就很容易被截斷。”
“阿根廷的產業是極度不合理的,在這個工業化得天下的時代,阿根廷如果不能及時轉變經濟結構,未來很大概率會因為一個浪花就拍死在海岸上。”
貝西霍芬和米希爾的交流中,充滿了作為帝國公民的優越性,而這也是東非能夠提供給本國公民的精神贈品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