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奧匈帝國的繁榮絲毫不減當年,繼續穩坐歐洲五大強國的位置,就其經濟狀況,比法國也遜色不了多少。
如今的歐洲五大強國,也就是英法德奧蘇這五個國家,英國和德國各有所長,屬于歐洲強國第一梯隊,而法國,奧匈帝國和蘇聯,屬于第二梯隊。
第二梯隊的三個國家,各有各的缺陷,法國的主要問題是人口,還有資源,奧匈帝國是民族問題,蘇聯則是經濟和工業,這也是他們無法和英國,德國平起平坐的主要原因。
三個國家都在極力解決自己的短板,但是短時間里很難改變,目前恩斯特看好的也只有蘇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蘇聯的問題也是最容易解決的。
維也納,中央火車站。
一列內燃機車牽引的火車,緩緩的駛入車站,停靠在站臺前,站臺上的閑雜人被清空,只有衛兵和奧匈帝國的高層在這里等候。
一節車廂的車門被緩緩打開,過了少許時間,恩斯特從車門處下來,踩在提前鋪好的地毯上。
不少人都好奇的打量著這位萊茵帝國的皇帝,恩斯特沒有什么架子,如果不是這莊重的場合還有一身衣著,放在人群里,和普通老大爺沒多少區別。
而這個其貌不揚的老人,卻是一個人口上億國家的統治者,且東非不僅人口數量驚人,在工業,科技,教育等等方面都不遜色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遠不是一般強國可以相提并論,所以,沒有人敢忽視這位長相平凡的老者。
“魯道夫,節哀!”下了火車,恩斯特就看到了魯道夫皇儲,他向魯道夫皇儲問候了一句。
魯道夫皇儲的精神狀態不怎么好,弗朗茨皇帝的離世,對他的打擊不小,很難想象年輕時弗朗茨皇帝是魯道夫最看不順眼的人。
叛逆期的雛鷹總是想擺脫父親的掌控,但是等到那個為他遮風擋雨的存在真正永別后,當年的雛鷹懊悔也來不及了。
“姐夫,多謝你能來參加我父親的葬禮。”魯道夫眼睛有些泛紅的說道。
這是真心話,因為世人皆知萊茵皇室很少“挪窩”,歐洲大陸上的貴族,想串門,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東非和歐洲的距離,注定了萊茵皇室不可能頻繁在歐洲走動。
尤其是康斯坦丁和恩斯特時代,萊茵皇室人口并不多,近些年,隨著恩斯特孫子輩成長起來,萊茵皇室出國才變得稍微頻繁。
現在,恩斯特這個帝國皇帝,能親自到奧匈帝國參加弗朗茨皇帝的葬禮,也就顯得格外珍貴了。
恩斯特這次前來,不僅代表皇室,同時代表了岳父斐迪南大公一家,他對魯道夫說:“你叔父的年紀實在太大,身體禁不起折騰,所以不能親自到維也納參加哥哥的葬禮,他老人家聽聞弗朗茨陛下去世的消息,心里也十分悲痛。”
魯道夫點點頭說:“叔父的年齡也不比父親小多少,能留在東非最好,確實不適合海上的長途漂泊……”
簡單聊了幾句家常后,兩人在衛兵的保護下,向著葬禮舉行地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