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斯特遠在維也納的時候。
東非也開啟了1929年的國家統計,此時距離東非“六五”結束也只剩下不到兩年時間,所以1929年是一個統計“大年”,本輪數據統計,比普通年份更加徹底和嚴格。
除了各項工業數據以外,1929年最引人注目的話題之一,就是東非的人口統計,每十年東非都要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從而為接下來的國家發展提供參考數據。
而這一次國家統計工作,由弗里德里希皇儲親自監督和參與。
“這次人口普查,不僅僅涉及到本土,同時對部分殖民地,也要進行人口統計,從而判斷如今殖民地的發展情況。”弗里德里希對政府官員說道。
往年東非對于殖民地人口是不太重視的,之前,東非的殖民地人口數量太少,所以顯得無足輕重,但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部分殖民地人口飛速發展,已經到了不得不重視的程度。
尤其是東非在南洋地區的部分殖民地,在東非二三十年的經營下,已經形成了不小的市場規模。
東非政府對于殖民地人口數據倒也不是完全一無所知,但是往年,這些數據由殖民地政府上報,真實性有待考察,這次東非中央政府親自派人到殖民地落實人口統計工作。
從而獲得整個帝國人口發展的具體情況,人口也代表著如今東非在世界中的位置,不管一個國家發展情況如何,人口越多的國家,顯然受到的關注也越多。
就像許多人都知道遠東帝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一樣,這兩個國家完全沒有懸念,但世界第三人口大國就不一定了。
目前世界第三人口大國的競爭者有兩個,首先是東非,然后是蘇聯。
雖然十年前東非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但是,當時蘇聯因為內戰等原因,人口增長處于非正常狀態,所以兩國之間依舊有很大懸念,如果蘇聯能保持帝俄時代的人口增速,未必不能對東非實現反超。
至于人口同樣過億的美國,十年前和東非人口差距就達到五千萬以上,所以十年后,除非美國大肆招收移民,否則根本不可能超過東非。
對于東非這種國土遼闊的工業國來說,人口更多的是財富,尤其是對殖民地的開發,更是迫切的需要大量人口。
東非國家統計局局長董宇對弗里德里希皇儲說道:“根據往年數據,我們可以推算出,如今帝國人口應該在接近兩億,如果算上殖民地,可能直接突破兩億。”
“這也就意味著帝國最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三個人口突破兩億大關的國家。”
“而我國的國土面積和歐洲差不多大,歐洲的人口可能超過五億,所以從人口密度的角度來說,現在東非人口還遠沒有達到極限。”
歐洲人口增長速度,必然不慢,尤其是奧匈帝國和蘇聯這種工業化程度不高,但發展又不慢的國家,人口正處于一個快速增加的階段,除此外,中東歐和南歐的其他國家,情況也差不多,就比如意大利,巴爾干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