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聯的城市化率則接近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現在的蘇聯介于工業國和農業國之間。
至于城市化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國家,分別是英國,德國,美國和法國,以及一些歐洲小國。
英國的城市化水平超過百分之八十,而德國也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因此英國和德國毫無疑問是如今歐洲最強的兩個國家。
美國的城市化水平大約在百分之五十多,法國在這幾個國家中,城市化水平最低,剛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因此,從世界主要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看出,東非的城市化在列強中依舊排在中游水平,但是和前幾名的差距已經進一步縮小。
當然,城市化水平和工業發展程度并不直接掛鉤,就比如東非的城市化雖然排不到第一,但工業規模和體量,毫無疑問排在首位,就算論質量也能進入第一梯隊。
除此外,南美國家則是更加典型的案例,就比如阿根廷,他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過了百分之六十,但工業和列強一比,完全不值一提。
典型的還有巴西,巴西的城市化水平也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這個時代,巴西工業連阿根廷都不如。
蘇聯也屬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他的城市化水平不到百分之二十,依舊是農業國水平,但其工業能力不容小覷,至少比南美那些虛高的國家強太多,同時比日本,西班牙這些列強也要強大很多。
所以,蘇聯的工業大約和奧匈帝國處于同一水平,前者體量更大,后者質量更優。
弗里德里希皇儲說道:“百分之四十五的城市化水平,這說明過去十年里,帝國的經濟和工業發展速度,放在全世界,依舊能排在前列。”
“只要能維持這個速度,再過二三十年,毫無疑問,帝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帝國的城市化率只要超過百分之六十,不管在體量還是質量上,就都能達到頂尖強國標準,那時,唯一能和東非對抗的可能也就只有美國一個國家了。”
至于蘇聯,就算未來二三十年里飛速發展,它和東非,美國這種超級強國之間的差距,依舊是十分巨大的,不過蘇聯的潛力確實不容忽視,就算其工業只達到東非或者美國一半規模,對于世界其他國家也將形成碾壓優勢。
而遠東帝國這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他的潛力更加突出,四億人口,城市化水平甚至不到百分之十,復興難度幾乎難如登天,至少本世紀基本沒有太大可能,除非整個二十世紀,其都不會犯太大的錯,并且經濟維持在較高發展水平。
但是,現在遠東帝國連穩定的內外發展環境都沒有,所以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