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當然有豐富的資源,尤其是當地豐富的油氣資源,甚至僅意屬利比亞的石油資源,就足以競爭非洲第一的位置,前世利比亞的大部分石油產區,剛好在意大利控制下,而前世,利比亞又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國。
不過,此前毫不起眼的利比亞,它豐富的石油儲量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意大利也算空坐寶山而不自知了。
當然,如果意大利人真的發現了當地的石油,也未必是好事,因為很多重要的油田,雖然在意大利控制區內,但是距離法國人的控制區并不遠。
就利比亞的石油資源,一但被發現,極大概率會引發戰爭,甚至英國都有可能加入進來,意大利根本就守不住。
貝利特自然不知道他腳下這片土地的巨大潛力,畢竟他只是一個鐵路工程師,至于東非政府方面,恩斯特雖然知道利比亞的地下豐富的寶藏。
但是,如今并不是東非進入利比亞的好時機,北非雖然和東非接壤,但是撒哈拉沙漠卻是一座很難穿越的天然地理屏障。
在大航海時代以前,他甚至直接隔絕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歐亞文明的接壤,以至于近千年來,進步極其緩慢,甚至不如美洲大陸上白手起家的印第安人。
撒哈拉沙漠同樣隔絕了東非和北非,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地區的貿易和交流,這對于早期東非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指的是正是撒哈拉沙漠的存在,也拖延了歐亞文明對非洲大陸的征服,否則的話,根本輪不到后來恩斯特撿漏,恐怕早就在古代,亞非歐就徹底一體化了。
壞事則是,即便東非強大后,也很難向北方拓展自己的勢力范圍。
當然,雖然此前東非無法把手伸入這里,并不妨礙恩斯特一直關注北非的狀況,這次北非鐵路,就是東非延伸自己勢力范圍的一個嘗試,當然,北非鐵路建設的目的不僅僅是這一條。
不管是能源,還是貿易,亦或者軍事等等宏大的戰略考量,北非鐵路都對東非具有重要意義,恩斯特僅僅是比其他人多了能源這個認知而已。
貝利特繼續說道:“不過,意屬利比亞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就算真有豐富的礦產,想要開發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就現在這里少的可憐的人口,恐怕連工人都很難招募,更別說還要供應食物和飲用水,提供居所等等。”
“意屬利比亞的物產本來就少,尤其是越往內陸,幾乎連人煙都很難看到,只有幾個綠洲,有小規模的部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