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鐵路建設本身的問題,北非鐵路要貫穿撒哈拉沙漠,這種工程可能也只有帝國這種超級大國,才敢想敢干。”
耶里爾頗為認同的點點頭說:“所以國內有不少人反對北非鐵路的建設,此前,雖然我們早在本世紀初就對這里進行了調研和初步勘探工作,但后續工作一直停留在紙面上,也就是近期上級才重新重視這個世紀性工程。”
北非鐵路的長度將超過兩千多公里,而且要貫穿撒哈拉大沙漠這一世界上氣候最惡劣的區域之一,途經東非,達爾富爾,意屬利比亞,這三個國家和地區,而在此前,還從來沒有一條這樣貫穿撒哈拉沙漠的鐵路存在,所以如果能夠建成,稱之為工程奇跡也毫不為過。
貝利特沒有反駁助手的話,他說道:“北非鐵路在經濟效益上,確實并不為大家所看好,政府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但是,既然政府決心建設這條鐵路,那就不能單純的只從經濟效益上考慮了。”
“就像世界大戰時期的巴格達鐵路一樣,北非鐵路它關系到國家在海洋貿易被切斷后,如何和歐洲保持聯絡的一個重要備用選項。”
“所以,這條鐵路一定要建設,未來他的存在,意味著帝國在貿易上更加自主,不會受制于人,同時,這條鐵路的建設,也具有實驗意義。”
“未來它能夠帶給東非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話,那后續,帝國就可以考慮其他路線的選擇了。”
一旦北非鐵路建設成功,并且能夠給東非帶來不錯的收益,甚至是符合東非心理預期的虧損,這或許都會加快東非向北非開拓的進程。
畢竟,北非地區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地理和政治板塊,以前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強大勢力,都會選擇向這里擴張,比如埃及,古羅馬,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還有如今歐洲各國等等。
伴隨著東非的崛起,撒哈拉以南的政治勢力,也開始第一次試圖把爪牙伸向北非,從而對中東,地中海,歐洲等地區形成影響。
耶里爾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對貝利特說:“這種大的國家層面戰略考量,就不是我們這種底層人物能琢磨的了,不過,有一點我還是很認同的,那就是非洲大陸,天然就應該成為東非的政治勢力范圍,畢竟我們東非本身就是非洲大陸國家,而且是非洲最強大的國家。”
“這一點,就像美國想要壟斷和主導美洲一樣,而我們東非身為非洲第一大強國,同時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直到現在,卻沒有在非洲形成美國在北美那樣的統治力,確實有些不盡人意,就比如北非,還有西非,如今依舊被歐洲各國所主導。”
貝利特對助手的這種想法并不反感,他自己內心深處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他還是說道。
“西非地區,被歐洲各國經營了上百年地區,我們如今能在西非插上一腳,也不算差,而且還處于擴張態勢。”
“至于北非,地中海還是太小了,它不是大西洋,無法隔絕歐洲和中東對當地的窺探和控制,甚至古希臘那種極端落后的古文明,都能夠利用小船橫渡地中海,后面那些強大的地中海強權勢力,甚至能把地中海變成內湖,這都證明了,歐亞大陸在對北非的征服中,優勢比我們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