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庫夫拉地區的環境過于惡劣,只等到東非人進入該地區,并且進行一些改造后,才建立了一些據點,從而讓當地擁有了一批穩定的水源和物資補給點。
在此前,任何想穿過庫夫拉地區的人和組織,用九死一生,甚至無生形容都不為過,與之相比,反而繞路更具有可行性。
焦夫還不是東非在庫夫拉地區最北端的據點,東非在庫夫拉地區最北端的據點是北方距離焦夫鎮四百多公里的一處軍事據點,或者說的崗哨,僅僅駐扎著七個人,也就是一個班的兵力。
在往北一百多公里,就是意屬利比亞的賈盧鎮,這其實也是一處綠洲,也是意屬利比亞的最南端,在古代是北非重要的貿易站之一,賈盧主要服務的是東西向的貿易,也就是埃及到利比亞西部等地區,它的西邊就是埃及比較知名的錫瓦綠洲。
賈盧鎮基本可以看做東非達爾富爾殖民地和意大利利比亞殖民地的分界點。
前世意大利就是通過此地,進入庫夫拉地區,但是,本時空里,意大利殖民利比亞的時間就晚了許多,以至于和東非碰在了一起。
而這也意味前世利比亞這個國家的區域內,未來大概率會分為四個國家所有,首先是以的黎波里為中心的法屬利比亞,然后是以班加西為中心的意屬利比亞,而南德意志王國也占據著前世利比亞的部分領土,最后是東非達爾富爾殖民地占據的庫夫拉地區。
也幸好利比亞中部和南部氣候條件十分惡劣,資源情況也不太明晰,否則就以現在的地緣狀況,旁邊還有個英國的埃及殖民地,幾個國家非打出狗腦子不可。
現實情況則是利比亞的幾個殖民者不僅和睦相處,而且還比較謙讓,就比如東非的據點,距離意大利的賈盧鎮就還有一百多公里,至于中間這一百多公里范圍,意大利和東非都看不上。
畢竟這里既沒有人口,也沒有資源,連地面水和綠植都找不到,只有滿眼望不到頭的黃沙。
英國,法國,意大利,東非,南德意志王國幾個國家勢力范圍交匯地帶,差不多都是這種情況,甚至連清晰的邊境線都沒有。
……
此時,焦夫鎮外,在鎮民們的圍觀和歡呼聲中,車隊也終于抵達了這里。
焦夫鎮的鎮長都親自到鎮外迎接,和普通鎮民不同,鎮長早就知道這支車隊的到來。
他上前迎接道:“你們就是喀布教授所在的車隊吧?”
沒錯,這支進入焦夫鎮的車隊,正是之前喀布教授所在的車隊,他們的目的地就是焦夫鎮。
這時,喀布和他的學生已經下了車,他對鎮長說道:“沒錯,我就是喀布,你好,科文鎮長。”
兩人的手握在了一起,相互問候了一下。
鎮長科文說道:“我早就接到了上級的指示,說你們這一兩天會到,所以,住房還有其他物資都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