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遠洋貨輪上裝載的貨物也很特殊,除了北方省政府籌備的救災物資以外,還有許多“捐物”,也就是北方省企業和民眾自發組織捐獻的物品,像各種零碎的食品,舊衣物,床褥,藥品等等。
東非的北方省,本身就并非糧食主產區,每年還要大量從其他省份調運,因此糧食在這次援助物資中的占比并不高,不過,即便如此,北方省還是集齊了大量糧食。
在碼頭上,摩加迪沙市長拉合爾對即將回國的摩加迪沙華人商會會長周同書說道:“東非對于遠東帝國發生的這次災難深表同情,我的爺爺以前就也是一位華人,因此,東非和遠東帝國不僅是朋友,甚至還有血緣上的聯系,我希望這船物資,能對貴國災情的緩解起到一定的作用。”
拉合爾的爺爺是早期黑興根軍事學院的畢業生之一,而他的奶奶則是一名斯拉夫婦女,當然,他的奶奶是奧匈帝國的斯拉夫人。
這種情況在東非十分常見,畢竟當初最先殖民非洲的東非祖輩基本以男性占據大多數,為了解決他們的婚姻問題,東非政府可以說使盡了手段。
除了黑人女性以外,什么匈牙利,意大利,斯拉夫,北非,中東,遠東,南洋,甚至是南亞婦女,都“拐騙”過來,這也使得19世紀后期到本世紀初,東非幾乎成為了最大的女性人口交易國。
像拉合爾的奶奶,這種連德語都不會的奧匈帝國斯拉夫女性,那都屬于“正統德意志血統”了,當時的東非,別管移民從哪里來的,東非政府都冠以德意志人的身份,總之就是一筆糊涂賬。
說起來這種事也比較滑稽,在奧匈帝國各民族界限清晰,無法推進的民族融合問題,在東非就一下得到了解決,什么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人,來了東非都搖身一變成了德意志人。
至于現在,通過幾代人的通婚和融合,這些問題基本都不存在了,畢竟大家都一樣。
周同書會長對于摩加迪沙市長拉合爾感激涕零道:“拉合爾先生,我們遠東帝國不會忘記摩加迪沙和北方省民眾的善良。”
拉合爾市長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等周會長回國后,如果你遇到什么問題,可以向我們的政府求助,我們也希望這批物資能夠物盡其用,而不是被金陵政府的官員挪用。”
周同書保證道:“這一點請您放心,我的家族在遠東帝國也有一些影響力,如果有人做了見不得人的事,周某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作為摩加迪沙華人商會的會長,顯然,周同書背后的能量也不小,因為在東非,華商也是一股比較有影響力的群體,有很多華人在東非經商或者投資置產。
這次遠東帝國水災中,在東非華人也屬于出力比較大的,他們的捐款僅次于東非政府和民間,除了東非本土的華人以外,單單是東非南洋殖民地的華人,他們捐獻的錢財和物資就十分可觀,比除了東非以外的國家,都要多。
而兩人的對話中也體現拉合爾對遠東帝國現政府的不信任,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誰讓金陵政府就和他表現的一樣不爭氣,所以也別怪拉合爾對他們抱有戒心。
關于這一點,周同書這個遠東帝國人都沒有否定,金陵政府的信譽就可見一斑。
別說拉合爾這個“小小”的摩加迪沙市長,實際上東非中央政府都不相信金陵政府的能力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