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國家,那都只能算區域性海軍了,即便是實力不弱的德國還有日本。
科博達說道:“帝國海軍在聲吶設備上,肯定比我們領先許多,不過也只局限于部分艦艇,才會裝備最前沿的技術設備,一些老舊艦艇,可能連聲吶都沒有。”
軍用聲吶更先進,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這也導致一部分東非戰艦并沒有裝備這種設備,尤其是有養老艦隊之稱的第七艦隊,他們甚至還有一艘上個世紀東非制造的鐵甲艦在服役,當然,東非先進戰艦都安裝了聲吶。
而聲吶的普及,也倒逼東非海軍的潛艇部隊,在反偵查方面下功夫。
世界其他國家海軍應該也有相關布局,在一戰后,主要的海軍強國,基本上都會在聲吶研究上下功夫。
“不過,我們的設備也足夠用了,短短十幾天時間里,我們就發現了十多處可能對船舶航行造成威脅的隱蔽暗礁,這對于帝國接下來改造贊比西河航運能起到巨大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現在的這份工作,在整個贊比西河通航計劃中,重要性僅次于卡布拉巴薩船閘建設,雖然前者難度更大,技術含量更高,工程量更是驚人。”
“但是,如果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薩峽谷這段河道如果無法通航,那卡布拉巴薩船閘建成后也沒有用武之地。”
“所以,清除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薩峽谷間河段的暗礁,河床的基巖,是贊比西河中下游通航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科博達團隊的其他成員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整個贊比西河改造計劃,尤其是中下游干流河段,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導致贊比西河中下游無法徹底通航。
因此,從下游平原河道的清淤,到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薩峽谷間的清障,再到卡布拉巴薩船閘的建設,都必須要同步進行。
這樣才能確保工程完成時,贊比西河航運被利用起來,畢竟,整個贊比西河流域治理,可是能長達幾十年時間,東非政府顯然不可能等那么久。
對于恩斯特等東非政府高層而言,最好能在世界經濟危機和接下來全球經濟蕭條的大約十年時間內,先實現贊比西河中下游的通航。
這也就意味著,等到八五規劃期間,贊比西河干流,盧薩卡以東的航運工程要徹底實現。
這樣一來科博達團隊所在的這部分河段,就成為了整個工程的重要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只要贊比西河中下游能夠通航,那對東非經濟能夠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至于其他方面,完全可以慢工出細活,即便干到二十一世紀也無所謂。
因此,盧薩卡以東贊比西河航運工程,實際上是有些急功近利的,不管是下游河道疏浚,固化,還是卡布拉巴薩水電站,船閘建設,亦或者是其他河段改造,單挑一個出來,別說20世紀,就是21世紀都是相當龐大且難度比較高的工程。
更何況東非政府想要在十年之內完成這些工程,也就是如今世界經濟危機背景下,東非政府為了提振經濟,敢于投入,而且現在東非人還有干勁,因此可以大膽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