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勞恩費爾德此人的人生經歷和德國的魯道夫頗有相似之處,兩人都參加過一戰,只不過,同為奧地利人魯道夫加入了德國軍隊,弗勞恩費爾德在奧匈帝國軍隊服役,二者都有出色的演講能力。
這使得弗勞恩費爾德領導的奧匈帝國民族黨迅速在經濟危機期間崛起,成為維也納的重要政治力量之一。
而奧匈帝國民族黨的一個重要政治理念,就是實現德奧合并,組建大德意志帝國。
此時,弗勞恩費爾德就正在和奧地利的幾個重要人物秘密會晤。
“施耐德先生,不知道這次你們前來和我們會面的目的是什么?”弗勞恩費爾德對著一個富態的中年人問道。
這個富態的中年人是維也納著名的企業家之一,名字叫施耐德,在維也納商人中的地位很高。
“弗勞恩費爾德閣下,不要緊張,這次我前來,其實是代表整個奧地利的工商界,想要和你談一筆大生意,這事關未來帝國德意志人的命運,就是不知道你有沒有膽量和我們合作。”
施耐德一開口,弗勞恩費爾德心里就有了數,如今奧地利的資產階級日子可不好過,經濟危機是一方面,工黨和工人階級是一方面,最后是魯道夫皇帝的改革。
生意不好做,工廠和資產又受到工黨組織的工人的威脅,最后,連貴族也對他們進行打壓,這些因素結合起來,讓奧地利的資產階級十分不安。
于是,弗勞恩費爾德和他領導的奧地利民族黨就進入了奧地利資產階級的視線。
施耐德接著說道:“想必閣下也知道,如今工黨猖獗,同時帝國政府又極端無能和腐朽,奧地利可以說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因此,需要有識之士站出來,領導德意志人,解決帝國的隱患。”
“我們認為閣下就是最好的人選,因此,我們希望能和閣下展開合作,共創盛舉,為德意志民族的未來尋找出路,也只有民族黨能帶領大家,實現這一目標。”
弗勞恩費爾德對于施耐德的挑撥,完全沒有興趣,他說道:“施耐德先生,最好不要浪費我的時間,有什么話,直接挑明了說,否則我就送客了。”
面對弗勞恩費爾德這種思想極端的瘋子,施耐德心里滿是腹誹,但也只能無奈說出自己此行的目的。
“我們希望弗勞恩費爾德閣下,推翻如今的帝國政府。”
施耐德語出驚人,但是弗勞恩費爾德卻對眼前這個“逆賊”沒有刁難,反而饒有興趣的說:“理由呢!”
施耐德胸有成竹的說:“理由很簡單,如今帝國的制度下,閣下還有奧地利民族黨沒有更進一步的空間,我們和德國不同,德國主體民族就是偉大的德意志民族。”
“而帝國的德意志人卻只集中在奧地利為核心的區域,甚至不到全國人口的三成。”
“這也就意味著,貴黨的政治抱負和理想,在這種局勢下,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帝國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