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韋爾問道:“那你認為我們阿魯沙應該怎么發展?”
卡西說道:“工農業就不多說了,阿魯沙的上限放在這里,我比較看好第三產業,因為阿魯沙的旅游業資源十分豐富,其他不說,眼前的乞力馬扎羅山,如果能利用好,就能帶動不少產業的發展。”
阿魯沙就在乞力馬扎羅山腳下,而乞力馬扎羅山作為非洲第一高峰,本身知名度很高,同時它的自然景觀,在東非也是稀罕物。
尤其是乞力馬扎羅山頂的雪蓋,東非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常年都見不到雪,所以雪景對東非人的吸引力不弱,以至于每年有不少人跑到東非最南邊的奧蘭治省觀雪。
卡西接著說道:“除了乞力馬扎羅山這個天然景觀財富以外,我們阿魯沙周邊還有寶石湖,塞倫蓋蒂草原,各種火山,東非裂谷等等。”
所謂的寶石湖,就是前世坦桑尼亞的曼雅拉湖,這片湖泊在東非大裂谷的底部,但實際上,東非大裂谷十分龐大,身臨其境的人很難察覺到這條地球疤痕。
卡西說道:“阿魯沙的自然景觀壯麗多樣,生態優越,氣候優異,這都是旅游業發展的絕佳條件,如果能把這里打造成世界知名的避暑勝地和觀光地,還是很有前途的。”
到非洲避暑,這并非玩笑,至少東非內陸許多地區的氣候就廣受國際好評。
這些年來,因為東非經濟的發展,有許多外國政客,外交官,商人,游客,冒險家來到東非,并且打破了他們對東非的刻板印象。
就比如東非首都萊茵市,許多歐美外交人員都對其環境和氣候贊不絕口,尤其是蘇聯外交人員。
也就是這個時代,蘇聯不流行出國旅游,否則的話,東非肯定能吸引大批蘇聯游客。
勒韋爾對卡西的這種想法,不以為然:“旅游業怎么可能比的過工業,所以,我認為阿魯沙還是多發展工業,才更有前途。”
無怪乎勒韋爾這么說,畢竟這不是21世紀,而是二十世紀前期,世界上很多人連飯都吃不飽,就算歐洲,也有大量底層民眾為生計問題忙碌奔波,所以,勒韋爾認為旅游業并不是一個有前途的產業。
當然,這也是這個時代絕大部分人的想法。
不過,東非政府對于這個產業,倒是比較重視,近些年來,東非政府一直在海外大力宣傳東非的自然風光還有各種天然奇景。
現代旅游業的雛形在東非已經出現,只不過,效果還不明顯。
相對于東非的自然風光,實際上更多的外國人,來到東非,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東非的城市和工業建設。
尤其是對那些落后國家和地區,東非城市和工業的吸引力格外強烈,這也使得東非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上學習的目標之一。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