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時期美國的鐵路電氣化率不到百分之一,幾乎等于沒有,至于原因也很簡單,美國煤炭資源豐富,煤炭價格低,所以蒸汽機車燃料成本低。
然后是美國地形以平原為主,這也影響了美國鐵路的電氣化需求。
反過來,這些就是歐洲各國的優勢,歐洲地形復雜,尤其是山區,對電氣化的需求就越大,像瑞士,挪威,瑞典還有奧地利,這些山地國家的電氣化率都超過百分之二十。
電氣化鐵路上,電力機車的爬坡能力遠超蒸汽機車,這一點對于這些山地國家,或者多山區國家很重要。
同時,這些國家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的水電資源豐富,畢竟歐洲降雨多,山地更是重要的水源地,方便借助地形建設水電站,為鐵路電氣化提供廉價電力支持。
同理,以上原因對東非也同樣適用,加上東非政策上的支持,如今東非鐵路電氣化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三十三,電氣化鐵路規模世界第一。
所以說,美國鐵路的衰落,不僅僅是外部因素導致,自身也不重視技術的提升,而且體系混亂,沒有統一管理和監督等等各種問題,一起使得美國鐵路業走向衰落。
威爾斯說道:“因此,東非鐵路在各個領域,幾乎挑不出太大問題,而虧損也是無法避免的,就算歐洲各國在客運鐵路方面也存在虧損問題。”
“但是,殿下你要知道,歐洲的人口規模可是我們的兩倍多,因此,客運注定是賠本買賣,但是,考慮到民生,還有國防,區域發展等因素,一些客運線路,我們又完全無法取消。”
東非鐵路建設從一開始,恩斯特就定下了基調,那就是不能完全以經濟角度考量,還要為社會發展,區域平衡,國防軍事,國家戰略,基礎民生等綜合。
而以上這些詞匯,許多都和“盈利”搭不上邊,就比如東非的鯨灣港鐵路,這條鐵路就很難盈利,可這條條路又不能沒有,不管是東非西南沿海民眾和國內的溝通,還是國防安全角度,這條鐵路都必不可少。
同時,他還牽扯到驅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就比如西南省礦產資源的開發,西南省內陸高原地區的海外貿易等等。
弗里德里希說道:“那我們總不可能什么也不做吧?現在政府財政壓力很大,你們也應該做出一些犧牲,哪怕降低一些運營成本也好。”
對此,威爾斯說道:“殿下關于這一點,我們也不是沒有預案,總結起來,大約為三點。”
“首先是部分運營線路撤銷,尤其是一些東非老工業區的資源枯竭城市,這些鐵路可以取消,降低維護和運營成本。”
“然后是加快鐵路電氣化建設,電氣化鐵路速度,效率和舒適度大幅度提升,才能和公路競爭,并且加大對企業的吸引力。”
“最后是加快高速列車的研發,進一步提升鐵路速度,效率和舒適度,這也是現在鐵道部的主要攻關重點。”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