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大使,有些時日不見,你還是如此精神活力,不像我,被各種問題牽扯住,這陣日子讓你看了我們國家的笑話。”蒙特羅總統有些自嘲的說道。
東非駐智利大使館就在圣地亞哥,而這座智利的首都,近期以來,各種暴力事件頻發,工人罷工,城市沖突,整個圣地亞哥猶如混亂都市,所以蒙特羅才會這樣調侃本國情況。
胡格大使等東非外交人員對圣地亞哥和智利全國的亂象自然也十分清楚。
他并沒有對現在智利的局勢進行批評,而是寬慰著蒙特羅總統說:“總統閣下,你也不需要過于自責,只能說你的這次當選,有些不合時宜。”
“經濟危機以來,即便是許多工業和經濟強國,他們所面臨的形勢也好不了多少,就比如美國,英國,德國,各種亂象還有暴力事件也屢禁不止。”
“因此,這是整體大環境導致的,而非你本人的責任,更何況你上臺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哪怕要調整本國經濟,也來不及。”
“現在智利經濟的崩壞,智利的前幾任總統要負主要責任。”
胡格的說法,雖然并不完全正確,但是蒙特羅總統心里聽后卻十分受用。
他說道:“還是胡格大使你更了解我的苦衷,畢竟經濟危機是國際事件,而不是因為智利本國經濟所導致的,美國才是本輪世界經濟危機的主要推手,智利是受到了世界經濟的波及。”
“而我現在看起來風光,實際上只是一個背鍋人,上一任總統伊巴涅斯,他拍拍屁股走人了,爛攤子卻留給了我。”
伊巴涅斯是一個政治強人,軍人出身,1927年他發動政變上臺,在任職總統期間,試圖通過威權統治,推動智利的現代化和國家治理。建立警察機構,鎮壓反對派,控制國會,打壓媒體和工會。
當然,他也并非沒有成績和雄心,就比如他試圖推動智利礦產資源國有化,從而掌握硝石,銅礦的自主權,推動公路,港口建設。
同時,伊巴涅斯這個人,他對帝國主義并不感冒,平等的對待美國,英國和東非,這三個主要和智利打交道的帝國主義國家,同時,試圖減少三國在智利的影響力,保持中立地位。
總而言之,伊巴涅斯并非庸人,但是他通過政變上臺,統治天然遭到智利民眾的反感,而且運氣也不好,剛剛奪權不久,就碰上了世界經濟危機,以至于他的部分經濟政策,因為財政危機無法成效。
此前已經說了,智利的主要財政收入來自于礦產,而經濟危機下,智利財政收入因為出口減少,大幅度降低,而伊巴涅斯推動的基建項目,也因為財政危機,不得不違約。
所以在1931年末,這位智利總統在國內反對壓力下,主動辭職,流亡阿根廷,之后蒙特羅成功當選。
和伊巴涅斯相比,蒙特羅的當選就正規許多,不過,正是因為此前伊巴涅斯政變上臺還有后續執政經濟效果不佳的原因,他在選舉時做出了的承諾,基本上和伊巴涅斯反著來。
就比如伊巴涅斯是獨裁者,那蒙特羅就天然支持民主自由,伊巴涅斯通過強硬手段治理國家,蒙特羅就選擇自由放任,伊巴涅斯搞基礎交通建設,蒙特羅就把這些項目以勞民錢財為由取消,并且縮減政府財政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