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波斯灣里海鐵路加上東非對當地石油資源的開發,將改變這一點,過去英國不太重視的波斯西南部,現在也變成了“香餑餑”。
這很難不讓部分英國人心理不平衡,波斯灣里海鐵路建成也就意味著未來波斯市場東非占據更大的優勢,尤其是加快虹吸北方市場,也就是里海沿岸,包括波斯首都德黑蘭等相對富裕區域。
石油資源就更好理解了,雖然過去英國在波斯西南部發現并且開采過石油,但是奈何東非后來居上,近些年東非在波斯新開發的油田,產量就已經超過了英國在波斯的英波石油公司產量。
隨著東非和美國兩國汽車工業的崛起,這極大帶動了如今世界對石油的消費需求,歐洲的汽車產業發展也比較迅速,石油已經成為了重要的硬通貨。
因此,西南部東非開發的油田,也就引起了英國人的眼紅,但講道理,這可怨不得東非,畢竟東非進入波斯也沒有多少年歷史。
而東非之所以能后來居上,還是東非在技術上比英國更具有優勢,就目前來說,東非和美國在石油勘探和開采技術上,處于世界第一梯隊,其他國家就差上許多。
墨約爾說道:“現在到底是誰支持巴赫蒂亞里人阻礙波斯灣里海鐵路的建設,其實已經并不重要,對于波斯而言,應該要防止后續類似事情的發生,畢竟,波斯灣里海鐵路距離建設完成,也快要到了收尾階段。”
“屆時,如果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吃虧的還是你們自己,我們只負責這條鐵路的建設,后續運營維護,那就是你們的事了,東非最多提供技術和售后,但是這都是要花錢的。”
波斯灣里海鐵路雖然由東非主導建設,但是東非并不打算拿這條鐵路做太多文章,至于投資的部分,有西南部油田作為抵押,東非并不擔心收不到尾款。
這也反映了如今東非對波斯外交政策的轉變,變得更加柔和,同時減少對其政治還有社會治理的指手畫腳,以前東非在中東可不這樣。
過去在中東各國眼中,東非那是囂張跋扈的存在,而且十分貪婪殘暴,直接證據就是東非在波斯灣沿岸的軍事擴張,被東非滅掉的國家和部落可不少。
波斯人對此感觸也頗為深刻,相較于奧斯曼帝國,東非還能將其放在平等地位對待,與之相比,東非對波斯那基本上和看待殖民地沒有太大差別。
以前,東非的想法是將波斯從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全面控制,現在東非把重心放在經濟利益上,而軍事和文化都有放松。
指望東非改變波斯的文化,確實艱難,畢竟連蘇聯人都做不到這一點,蘇聯的意識形態可比東非要強大的多,結果他們支持的波斯工黨在這種宗教國家發揮的作用,基本上可以說是聊勝于無。
而軍事方面,東非就更覺得把精力放在波斯有些不值了,尤其是成為波斯保護傘后,會和蘇聯直接對上,假設發生沖突,東非就成了波斯的擋板,這還有可能助長波斯政府的腐化。
就像前世歐洲國家在對抗俄羅斯的時候一樣,各個都想背靠美國混吃等死,自己的軍事卻不斷衰落,畢竟美國人都駐軍了,可以提供保護,還花那么多軍費干什么?
東非也不希望波斯政府對東非產生依賴,所以還是保持若即若離的態度更好,這樣倒逼其在對抗蘇聯上,更加賣力,而不是指望東非的庇佑。
這幾年,世界經濟整體大環境都不好,東非自然也不希望增加無效的軍事開支,而波斯的戰略價值,在東非眼里就是如此,屬于低效投資。</p>